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分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6-22 11:2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颖
分享到: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决定了与经济法结合的必然性,经济法能够客观的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不管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计划、方式实施上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上,还能提高经济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经济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从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将经济发展转变为人才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此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是劳动者能力、员工自身素质的转变,经济法的基本内容是注重国家政策的原则,所以两者间的互动首先是基本内容上的互动。
  经济法的实行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劳动能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大多数西方国家很早时就使用经济法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劳动者的能力规范也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随后,劳动法、公司法等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文件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在宏观调控时也很注重对劳动者能力的保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劳动者能力不再只是体力上的增强,人们也开始重视脑力能力的培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要从弱化宏观调控做起。从前的经济法律强调要增加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使用这种方式作为知道将会形成经济实际与国家法律制度的分裂,消弱了法律制度对于市场经济的真实反映,这样的局限性会导致国家发布的法律对于群众的共同利益起不到任何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减少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调动劳动者的内在潜能,充分的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需要重现构建新的经济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会影响经济法相关内容的更改,经济的提高主要来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因此,在创立新的经济法体系时,要对社会劳动者的能力实施详细的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法实现利益主体的改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系上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这给各个私营经济主体带来更广泛的发展机会。此次改变同时也实现了规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变,在市场经济下各经营主体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条件,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对于各个主体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经济法的完善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经济法律意识低的行业要及时立法,实施法律规划,制定出长期的目标、执行的详细方法;其次,要以国家经济政策为原则改善经济法体制,例如,在产品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技术水平等;最后,改进如今已有的法律条例,例如对现有的公司法、劳动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陈乃新,王伟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法对策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9(05):178-179.
  [2]邓鸿志,任文,邓鸿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创新及选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06(08):67-6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高培勇,张德勇.“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若干问题研究(下)[J].经济研究参考,2011,11(04):36-37.
  [4]张海星,刘德权.“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政策选择[J].商业研究,2011,05(10):102-10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