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微博构建公共领域的困境分析及原因探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8-07 10:2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沈怡然 吴玉玲
分享到:

 


  1.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现状
  公民社会或称市民社会,即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1]。公民社会以法制、自治及多元为原则,以开放性、公开性为特征。就结构特征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公民社会结构性要素包括私人领域、社会组织、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市民社会考察向度,即把对市民社会的考察纳入到对公共领域的考察之中,认为公共领域既是公民社会的产物,又是现实基础。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确不存在公民社会及公共领域,而在走入现代化进程的当下,由于政治、经济、传媒等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具备了构建公民社会的可能性。
  2.国民性格导致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缺失
  国民性格,即一个国家人民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包含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及心理特征等。它植根于人的内心,反复地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演进起着作用。学界多数学者认为,由于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管制和儒家文化熏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民性格的劣根性:盲从、缺乏公共精神,只关注家庭而没有“公共”、“社团”等意识。基于此,现代公民参与公共讨论,尤其参与政务话题讨论的意识十分薄弱。首先,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观念,中国文化推崇集体主义,且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让步,忽视了对个人价值及个人正当权益的伸张,缺乏民主和平等的意识,即便拥有可自由讨论的公共空间,也往往习惯性服从主流价值观或舆论而放弃个人话语权。而公民自主参与正是保证公共空间内自由准入和理性讨论的基本前提。以上论述了微博平台上草根话语权存在缺位现象,从参与者个人角度来说,许多草根博主忽视自身话语权,并未有效利用微博平台,面对精英微博或大众传媒机构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盲从认同,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其次,中国人具有畸形的权利意识,畏惧权力又依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自身参政意识的发展,使得公民面对政府政策总是与己无关的态度,如同上文所描述的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而沉浸在自我娱乐世界中,即便拥有微博这样相对自由的平台,也会自主规避话题,将注意力转向私人问题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公共领域在国内构建的主要困境在于公民社会发展的不足,而公民社会的发展障碍在于政治、经济等领域以及国民性格的阻碍,即导致公民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在网络平台上,即便微博提供了便于交流的公共空间,也无法增加政治议题等公共议题的讨论;在网络舆论中,即便参与者包括社会各阶层,而话语权仍掌控在社会精英阶层手中,他们的意见仍能很大程度上引导广大网友的舆论。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60324.htm?fr=Aladdin.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朱燕.对微博语境下公共领域建构的思考[J].新闻世界,2010(11).
  王杨.微博中的“舆论场”及其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为[J].东南传播,2011(6).
  邹一沛.公共领域视域下的微博[J].传媒e时代,2013(7).
  叶岚.哈贝马斯语境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
  张晓静.微博:媒介公共领域构建的新维度[J].青年记者,2012(11).
  程丹.微博中残根群体话语权的缺失[J].编辑之友,2013.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