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课堂教学中“批判精神”培养问题的理论探讨(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5-05 12: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维进 姚国平
分享到:

 


  三、问题解决的理论探讨
  从上述例证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求实创新”一直是十多年来高考学科命题的最高宗旨,命题越来越体现学科课程教育的真谛和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命题者站在时代的前沿,较好地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以考试命题中的“创新”来牵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因为只有掌握和理解了真实,才能真正认识社会和人生,命题着眼于此,用意深远,旨在引导中学教与学在知新、思新、创新层面上做文章。
  当然,解决这种认识差距问题涉及的面很广,这里仅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点作一点探讨。高考命题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核心层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中小学教育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在单纯功利主义趋动下的“应试”教学机制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有目的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较低。这种状况下的学生思维模式很难适应创新教育下选拔性高考试题的要求。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目标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精神;(2)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智力技能;(3)经过适当训练和培养后,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以及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工作中运用这些技能、方法。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完成两大转变,并在转变过程中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和特别注意一个问题。
  1.完成两大转变:(1)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主体创新精神的教育模式,它力求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温暖的学习氛围,建立双向互动共享信任的师生关系。(2)由唯书唯上转变为知行统一。我们高中老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敏锐地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并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对知识进行批判型分析的人,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用自己嘴巴说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以示范,引导学生感悟“批判”的力量和“批判”的美,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理性地审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新颖原则。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每时每刻带给人们的是变革和新颖。新理论、新学说、新产品不断涌现,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传统的那种“永恒不变”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学生的心智是最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和学习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热情和探索欲望。如果教学还停留在呆板落后的灌注的水平上,那么势必会脱离学生、脱离发展。我们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一定要能反映变革和新颖,要充分迎合学生新奇需要,要促使学生在体验创意的情境中学习创新。
  3.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即“求异”。发明创造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从“求异”开始的,目前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过多地要求“求同”,而放松或忽略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存在着从众心理,遇到问题多数人认为怎么解决,少数人就易于盲从。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人云亦云。即使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见解不成熟、不严谨,甚至荒唐离奇,教师也要加以鼓励。要知道在批判性思维的萌芽时期,往往呈现出无目的或无明确目的的发散状态。但如果此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见解处理不当,则容易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遏制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清规戒律”往往会扼杀创造力。
  “求异”是智慧的摇篮,批判性思维的前奏,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思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求异”。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