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高层建筑的防雷技术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8-24 10: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张晓军 魏亦菲
分享到: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的智能化、高层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雷电属于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一般的建筑相比,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要大很多,一旦高层建筑遭受雷击,将面临惨重的损失,带来的后果也不堪设想,因此高层建筑防雷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高层建筑的防雷原理,接着阐述高层建筑对直击雷的防护技术,最后提出直击雷防护技术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高层建筑的防雷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直击雷;防雷技术;改进措施
  在高层建筑中,可靠的防雷技术、正确的防雷措施及防雷设计施工等是确保人身安全、防止建筑物发生电气火灾的重要环节。随着近几年高层建筑防雷设计及施工技术等的持续深入,高层建筑防雷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简要探讨高层建筑施工中预防直击雷的技术及施工等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推动高层建筑防雷水平的提升。
  1高层建筑的防雷原理
  高层建筑防雷主要是基于法拉第笼原理,即在接地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的基础上,只要高压电源放电,附近的等电势导体内部的电势就为零,不存在电场,笼的表面均匀分布着电荷,外部电场对笼内的导体就不会产生影响,得到源自静电屏蔽的保护,避免高层建筑遭受雷击[1]。利该上述原理可知,高层建筑的墙、屋顶、突出结构、金属门窗、柱梁板钢筋等就连接成一个法拉第笼,一旦高层建筑遭受雷击,法拉第笼就变成一个等电势体,笼的表面把雷电电荷均匀分布掉,高层建筑即可免遭雷电伤害。
  2高层建筑对直击雷的防护技术
  传统的防雷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主要是通过在高层建筑屋面装设一个接闪器,把雷击电流导入到接地极里,电流就流向大地,以此来预防高层建筑遭受直击雷。
  高层建筑属于一二类建筑的范畴,务必要采取有效的直击雷防护措施。一类建筑必须具备架空避雷线或避雷网,避雷网的网格不能比6m*4m或5m*5m大,同时要独立安装避雷针,应有的接地装置也必不可少,且至少要具备2根引下线,均匀或对称对分布在建筑四周,间距不得超过12m,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必须要比10Ω小[2]。架空的避雷线或避雷网,以及独立安装的避雷针等的支柱、接地装置、关联的电缆和管道等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比3m大。二类建筑防护直击雷通常是选用跟一类建筑基本相似的措施,但二类建筑的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电气设备等的接地是共同使用同一个装置的,且要连接埋地的金属管理,如果不共地,两者的地中距离也不能比2m小。同时,避雷网的网格应比12m*8m或10m*10m小,避雷装置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能比18m大。
  3高层建筑防护直接雷的改进措施
  3.1要选择新型避雷针与接闪器
  需要在高层建筑的楼顶设计安装一个接闪器,该接闪器由避雷带和新型的避雷针混合而成,因为传统的接闪器设备会在引雷之后发生二次雷击效应,还会引发电位反击效应。所以,我们为了能最大限度减少电磁辐射场以及雷电流的陡度,选用的接闪器、避雷针等应当是阻抗型的,或选用能提前放电的避雷针,其原理主要是在一个普通的避雷针尖端加上高脉冲电压系统,引发自发电晕效果,从而形成一个上行的先导,更好地吸引雷电流,把来电流通过泄放通道准确地泄放出来,如法国生产的依丽达消雷器。这种新型的、能提前放电的避雷针把传统避雷针存在的缺陷克服掉了,等同于把传统避雷针的高度加大,其保护角自然也被加大,因而其保护范围更大、保护作用更可靠。


  中国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发表论文,寻求论文发表代理,快速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发表/国家级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论文发表,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无关。论文发表,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zgqkk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 
Copyright © 2002-2018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