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猫说起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6-24 11:2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康富强
分享到:

 

  摘 要: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老舍的《猫城记》,虽一个是从猫眼看人类社会,一个是人“我”写猫国,但都是用异质视角体现东方幽默讽刺文学的重要作品。猫的象征、讽刺的主题,使得这两部作品有了主题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我是猫》;《猫城记》;主题学研究
  一、主题学的引入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在《差别·类同·流变》明确了素材、题材、题旨(母题)、主题、意象、象征,它们都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哈利·列文在《主题学与文学批评》中说“我们现在愿意承认,作家对题材的选择是一种审美决定,观念性的观点是结构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是媒介中固有的。”[1](p132)两部作品都以猫作为媒介,以幽默讽刺的批判现实作为观念性结构模式建构了全书。罗马尼亚比较文学家迪马将研究范畴分作五类,其第三类就是传统描写对象,植物、动物、非生物等。所以猫完全可以纳入进比较文学的范畴内。
  “素材——题材——题旨(母题)——主题”是主题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线式。素材通常指原材料,是能够引发作家写作的因子,作家将这一原材料进行剪裁,就成了题材,而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2](p72)主题由一个或几个题旨构成,是深藏在作品内部需要解读才能浮现出来的作家的总看法。《我是猫》是用猫的视角达到了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乱象的讽刺和批判,而《猫城记》更是猫国的各种乱象讽刺批判了民国时期的黑暗现实,这样两部作品就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讽刺主题。
  二、猫的文学形象与象征意义
  两部作品都以猫切入,为什么用猫这个异质视角?因为素材是作家写作的原材料,尽力还原作家创作的素材,我们得知夏目漱石和老舍家都养有猫而且对猫都有非常重的情结。《我是猫》中那个在具有很高观察力和思考力的猫实际上就是夏目家的一只野猫。“1903年猫公死时,夏目漱石还给亲朋好友发了“丧报”,并亲自为其挖墓立碑,书“愿无电光闪,此地永安息”的碑文,后来又作随笔《猫之墓》以为纪念。”[3]老舍家养有大花猫,亦写出了《我家的猫》。显然两位作家都对猫有同样的关注,并在写作中将其运用进去。所以猫不仅进入作品,而且还具有这形象和象征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讲究“和而不同”,从不同的作家作品可以找出相同的文化主题,也可以从相同的素材和题材找出不同的象征意味。如果说题材、母题、主题是一种宏观的比较,那么形象和象征就是微观发现。微观上猫这一形象,在中日文化下也是有很多异同之处的,两国文化对猫都各有褒贬。在中国,西周诗篇《韩奕》和《礼记》中就已经出现过对猫的记载。猫或成宠物、或捕鼠,与人们生活有很大联系并开始走进民俗和文化领域。由于猫生性狡猾、懒惰又贪婪,因此在中国有很多关于猫的贬义的俗语,如“猫哭耗子假慈悲”、“懒猫”、“馋猫”等。然而在历史沿革中贬义又带有宠溺的意味。另一方面中国人说猫有九条命,把猫的强盛生命力与人的长寿联系起来,寓意美好。在日本,同样存在褒贬现象。同样由于猫天生的秉性,日本人认为猫是一种狡猾、奸诈、不识大体、无大作用的动物。然而在日本奈良时期,猫只有宫廷才能饲养,代表了贵族权力。“《源氏物语》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大将军表演射箭的大型场合中,猫比人享有的特权还要大,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场上走动。作品中还讲到,柏木卫门督爱恋女三宫,甚至将女三宫饲养的猫当作她的替身来宠爱。”[4]因此猫在日本也作为富贵与宠物的形象。这也得使《我是猫》中那位猫公经常能够栖息在苦沙弥的腿上,观察客厅里不同的来访者,接触主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而这正是用猫眼揭示人的世界和明治社会现实的前提。这就是猫进入作品,并形成一种文学形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