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谈音乐中的优美与崇高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1-26 10:4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褚梦龙
分享到:

 

  摘 要: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各门各类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在这里笔者选择了谈音乐中的优美与崇高这个题目,通过对优美与崇高的理解接着结合所学专业用音乐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的优美与崇高,最后阐述了东西方优美与崇高彼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优美;崇高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88-01

  这里我选择的题目是谈音乐中的优美与崇高。先来看一下优美与崇高,在人们的感觉中仿佛优美的就是崇高的,崇高的也是优美的。

  其实不然,记得课上老师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什么是美”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直被圈禁在校园中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美是没有什么词可以界定它的,比如在音乐里的乐器方面,鼓的声音在喜气洋洋的节日里它具有一个衬托节日里那种热烈欢腾气氛的作用,它可以调节事情进行的节奏,在这里,鼓的声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它的美。但是这种乐器先别说在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另类表现了,如果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不停的鼓点敲出来,就算它再有规律,再有节奏感,与环境不和谐,这时鼓的声音就是一种噪音了,同样它的美也体现不出来了。

  而崇高呢,我看了一下书,书上是这么说的:崇高是能在对象的无形式中发现,当它身上无限或由于它的机缘无限被表象出来,而同时却又设想它是一个完整体,它是一个理性概念的表现与量结合着。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生命力的阻滞,而立刻继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强烈的喷射,崇高的感觉产生了。这段话纯粹是写给真正懂得文学的人或者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人看的,对我来说真的太难理解了,尤其是“立刻继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强烈的喷射”这句几乎看不懂。还好身边有一“高人”指点了迷津,帮我通俗了一下,接着结合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崇高基本上指的是人做的事情,在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时候,我们对他绝不会有崇高这样的评价,而是在做了我们认为很崇高的事情以后才会说他是一个崇高的人,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崇高指的是一种情绪。

  优美与崇高就像是中国古典艺术中的阴柔与阳刚之美,他们同样都是受两个想和对立又彼此依存的两个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西方的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中国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如果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儒家创立的“和”的美学观念,而道家缔造了“妙”的理念的话,那么,在比较的意义上看,双希精神也孕育了不同的美学观念和范畴。不很严格的说,希腊精神与西方美学中的美的观念更为密切,而希伯来精神则和崇高的范畴有更深刻的联系。但是这些范畴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有着许多根本的差异。所以我下面所举的例子既有我国的作品,即代表东方作品,又有西方作品。

  一、优美

  首先我先来描述一下我所理解是优美。优美就是让人感受起来很舒服,静谧,而不是躁动,奔放的东西。书上也有总结,西方的优美具有以下性质:小的,柔和的,明亮的,娇弱的,秀美的,轻盈的,圆润的。我国所代表的的东方的优美即阴柔美,它具有妩媚,秀美,婉约,典雅的,与西方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结合我所学的专业来讲,西方的作品中多数的宗教音乐多是体现的优美,用弥撒曲,安魂曲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里我用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来具体说明一下,先来介绍一下这部作品,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正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让他更渴望接近大自然,利用生病前的记忆完成了这部伟大并受世人最为喜爱的作品。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体现了西方优美的意境。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