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两个概念,物质交往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精神交往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关系。很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交往行为,隶属于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完整的人发生的相互作用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属于对象性行为范式,而应归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范式。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三、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用"交往"来观照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一客"关系模式就转变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主"关系模式。"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受教育者前所未有的关注,赋予他们以主体地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中介客体-教育资料(有形客体)和交往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无形客体)之上的"参与-合作"关系。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双方的平等、差异、自主、开放,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个体思想政治品格的提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就成为一种教育双方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意义生成、精神觉解的过程。通过各种中介所进行的多向、多变、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情感和知识交流,以达到主体问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的主体性交往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达到既定教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马克思恩格斯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2](P30)正因为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是在交往中形成,又在交往中表现出来并受到检验,思想政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交往以及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所以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把交往看作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要培养主体间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进行必要的整合,体现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建构性特点,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进而养成对自然的伦理精神;对他人的社会情感,对自我的负责态度。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启示是:用"人"的方式来理解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走出困境,为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的根基,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正途。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