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问题与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7-04-28 10:2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飞速地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却严重滞后,这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成尖锐的矛盾。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和社会秩序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目前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

  我国迎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渐尖锐。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目前现状表现在以下几种养老模式中:

  1.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指通过子女赡养的方式来养老,这也是目前我国农村中最普遍的养老模式。但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渐渐动摇了家庭养老这种传统养老模式,同时,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使农村留守老人的负担更加沉重。这是一种社会风险,大多数空巢老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生活照料的缺失和精神慰藉的空虚,同时照料留守儿童也为老人加重了经济供给上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加剧了这个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家庭规模的逐步缩小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每个家庭需要独自赡养4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尤其是在经济相对城市较为落后的农村,这个负担委实相当沉重。

  2.自我养老模式

  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家庭保障的主要经济基础来源于土地的产物。但是近年来,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农村土地逐步减少导致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也越来越少。在有些地方,农业经营甚至亏本。自我养老模式则是老人依靠土地进行自我养老。但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劳动能力,依靠土地收人来养老是非常困难的。一般自我养老的老人生活方式是独自生活,经济上也没有其他来源,因此仅仅靠土地而自我养老是非常困难也是没有保障的。

  3.福利养老模式

  针对农村无儿无女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无人供(抚)养的实际情况,由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拨付五保供养金,由乡镇敬老院提供供养服务。另外还在村一级设立了村级“五保之家”。这点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这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但仅靠政府提供的经济供养对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经济投入不足

  根据我国政府每年财政预算分配比例观察到,在经济偏滞后的地区,社会发展资金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的数额远远大于用在老年人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府经济投入不足,养老机构偏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大部分地方,老年人公用设施相当落后,有的甚至什么也没有。同时,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从农村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经济滞后,如果政府不加大对农村建设的经济投入那么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会存在很大问题。

  2.缺乏生活服务

  由于农村的青壮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大多数农村的老人也成为“空巢老人”。日常的生活照料也是社会养老保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显而易见,目前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在生活服务这方面上存在严重缺失。老人由于年龄问题,身体不便,无法很好地照料自己,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聘请保姆。如果老人患病,那么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更加剧烈。

  3.缺乏精神文明

  精神上的慰藉是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需求,它主要是通过获得情感支持来实现的。由于子女进城务工导致老人留守在家中的情况在农村中比比皆是。同时农村留守老人既要进行农业生产又要照顾家中小孩,身体上的劳累往往会使精神上的失落感会非常大。而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投入过少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普遍比较差,所以老年人也没有什么精神层面的休闲,这些使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在养老生活中严重缺乏精神文明。

  三、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在“银色浪潮”的冲击下,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无法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所以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极其重要。

  1.弘扬养老传统美德

  政府需要通过媒体大力提倡宣传传统“孝”文化,重塑孝文化的主导监督,利用舆论监督,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子女,强化孝顺父母的意识,使“孝”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事关社会稳定。当然,这主要应靠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但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同样不可或缺,这可以保障老人的精神慰藉。

  2.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必须改变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实施范围狭窄的局面,扩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包括全体劳动者在内的基本生活需要有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了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还需要有相应的处理社会保障纠纷的裁判或审判机构。从公正地维护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出发,必须建立独立的裁判或审判机构。

  3.加强社会资源向农村倾入的力度

  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无法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需要政府加大社会资源对农村倾入的力度。如果没有资金来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再完善的制度也无济于事。政府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投入,并大量建设农村养老设施,在硬件上满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拥有用武之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素梅.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9).

  [2]刘玢,卞轶男.简析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J].社会学研究,2010(4).

  [3]祁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1(12).

  [4]张金华.浅析关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现实思考[J].论文天下论文网,2011(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