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
摘要:文学翻译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和外语翻译技能,还要广泛涉猎文化、哲学、历史等专业相关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准确运用和熟练运用,在翻译活动中要最大限度的忠于原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关于原作者的背景性意图,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人际角色关系等。对此,本文选取“语境”这一研究角度,重点就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及其有效运用进行分析,进而为文学翻译的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语境;文学翻译;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1
近年来,在文学翻译领域,关于语境的研究开始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虽然对语境内涵的理解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程度,但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观点:首先,语境是一门重要的学问,目前需要上升到学科研究的高度;其次,语境在语言理解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能,常常作为文学创作与理解的背景知识,所以可以将语境划分为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两种形式;再次,有人将语境直接理解为认知环境,是交际过程中双方都相互明白的“认识环境”。由此可以看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与作用是多样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一、制约功能
在文学艺术领域,作者对信息的传递以及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都离不了语言的表达,而语言表达又总是在特定语境环境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语境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制约功能,译者对原文信息的翻译不能脱离原有的语境环境,翻译语言的运用必须依赖于语境。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缺少了语境,那么读者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可能无法猜出译文中所要表达的涵义。具体而言,就是译者无论是在语料的选择上,还是语言运用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受原有文学作品语境的制约,否则不仅难以保证文学翻译的质量,还容易造成歧义或理解上的偏差,无法对原有的文学现象进行完整的表达,如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如果译者不结合语境进行翻译,很容易造成文学翻译上的错误。
二、衍义功能
众所周知,词语在词典中的语义和解释只能表明符号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而一旦词语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词语的表达意义和文学意义则可以演变成符号、意义指向具体对象物的关系,词语的所指意义上的变化经常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表达效果,这无疑对译者的文学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例如,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概括泛指意义确指化、意义具体化等,其实质就是词语语义本身在特定语境环境下发生的延伸、变异、转移、敛缩、增殖等,语境为译者提供了各种信息,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原文,如果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脱离语境,则翻译后的材料会显得非常生硬和“失彩”。
三、阐释功能
语境的阐释功能主要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言语环境对语言形式有一种阐释的作用,特定语境能使语言形式与某个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语义阐释的目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很多艺术性的表达都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借助特定的语境传达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读者需要通过个人的理解和想象去补充与完善。再者,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书面语言的表达同样会受到特定文化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语篇的文化因素都与该民族的社会习俗、心理特征、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需要在充分理解特定语境的前提下,积极的补充和丰富语义,将原作品中的言外之意进行积极的表达和努力的体现。同时,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还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真正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此外,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同,文学作品更加强调语言表达的朦胧美、含蓄美,所以很多环节的表达不会过于浅露或直白,这必然会给一定的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语境的阐释功能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译者唯有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才能做到对原作品思想内容的准确传递。
四、补充功能
在文学领域,语境的补充功能在很多环节都会得到有效的体现,如有些省略号虽然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但是读者可以借助语境补充话语中的空白,再如在对话或书面语交际中,会大量地出现省略形式,对词语和句子的省略不仅不会影响到读者的理解,还可以让语言表达避免冗繁,提高了语言的精炼程度。因此,译者在开展文学翻译活动时,要充分理解原文中的语境,全面把握语境的补充功能所起到的作用,避免相关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遗漏和“变异”,做到对原有文学作品的充分尊重。
结语
综上所有,由于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的多样化,反映出了语境在文学翻译领域作用的举足轻重。艺术意境的再传达,对译者而言,有相当的自由度,但这种“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原作语境各因素的全面准确把握基础上,尤其是过去不太受人重视的非语言语境因素,否则,要么因吃不透语用含义而“死译”,要么因理解错误而“误译”甚至“乱译”,对翻译的高质量是一种致命的伤害。无论是对于直接的、低层次的上下文语境,还是间接的、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语境,它们都是文学翻译中需要经常面对的因素,并共同对文学翻译的过程产生影响。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者,一定要有整体化、动态化的翻译理念,不能只是对原文信息的孤立、静止、局部、片面地理解,而是应当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多进行整体观察和反复解读,准确传译特殊语境环境下的特殊意蕴、旨趣和文学现象,确保文学翻译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郑诗鼎.语境与文学翻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朱珠.置身庐山中方知真面目——语境视角看成语英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3]孙瑛瑛.试论语境在语义理解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2).
[4]张永花,吴颖.论《傲慢与偏见》中翻译关联理论之语境的翻译[J].湖北社会科学,2008,(08).
[5]文巧莹.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文语境翻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