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古今紫砂艺术文化与书画的内在联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7-05-15 09: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要:紫砂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把诗、书、画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以达到扩充自身的完整统一。壮大自身,然而又不淹没自身,相反使自身的气血更健,风格更呈多样性。

  关键词:书画;紫砂;包容性;品味

  苏东坡说:“书乃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书也。”萧衍评王僧虔书:“凛凛皆有一种风流气魄。”此评同样适用于紫砂艺术的要求。紫砂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把诗、书、画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以达到扩充自身的完整统一。壮大自身,然而又不淹没自身,相反使自身的气血更健,风格更呈多样性。现在来看,除了紫砂文化的包容性,还有就是中国书画的渗透性。

  创作要有新的题目,有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造型上还要从继承传统出发,但绝不是拿来主义,稍做改头换面,要有新的突破。不能随便拿个传统造型,加上你的想法和肤浅的装饰,这样算不上成功的创作。要在造型上继承传统手法,符合实用功能。创作脱离了功能的需要就成为设品了,比如“阳羡茶泉壶”,以叶为壶体造型,壶面纹泥成叶脉纹理,壶把为茶树枝干,壶盖为茶果,盖与盖面为叶中之叶,溶为一体,确是一把特有的乡情壶趣。又如“云柱壶”,壶身上下用云纹装饰,使壶美观、庄重、高雅,整个壶身高峰直插云天,流畅的三弯嘴流以曲度合宜的方式与壶把呼应,整个壶体非常和谐,恰到好处,是一个完美的造型。

  一件完整的创作,无论从造型、装饰都应该和内容是浑然一体的。创作者要有天资、才情,外加钻研传统,多看传统优秀实物及图片,从中提高修养、充实底蕴、丰富构思、不断更新,这是作壶人内在应具备的条件,这样的创作精神才能旺盛。然在当今壶艺创作中的现象,许多有关传统与继承和创作关系的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清代绘画大师石涛的《画语录》创立了“一画论”,他认为,在绘画领域一笔画下去,等于劈开混沌,形象就此形成了。“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有了法,就有了“一”字。这就是“有”,而这“一”字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字。绘画如此,紫砂陶艺何尝不是呢?所谓方无一式,圆非一相。陶艺家可以像画家一样把线条长短、粗细、疏密、浓淡加以发挥而使你的紫砂器呈高呈矮、或大或小、可长可扁……归根结底要把“一”的规律透至心,运化于手,把景、情、哲理融合为一体,创造出自感而又感人的艺术作品,奉献于人类。

  要真正创造出感己感人的艺术作用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紫砂陶艺家要想借书画这一艺术种类来提高紫砂陶的品位,自然就应该由书画家及紫砂陶艺家共同努力。

  紫砂陶艺家不仅要会制壶,更要懂得为什么制壶,怎样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等的丰沃土壤中去吮吸养料。当新世纪到来,要求我们紫砂队伍中要产生学者型的大师,能扛起大旗带领或影响一般艺人走正道、走明道,人品、艺品都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紫砂器自清代陈曼生等文化人介入之后,一改往日单一的面孔,显现出“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新局面。陈曼生的功绩在于他与紫砂艺人密切结合,不断创造,佳作层出。当今也有一些书画名家诸如唐云、谢稚柳、朱屺瞻、冯其庸、亚明等等涉足紫砂领域,并留下许多珍贵的紫砂艺术作品。

  当今绘画的材料、手法名目繁多,现今紫砂陶艺的表现手法也开拓了许多。如绞泥、镶泥、拼泥、嵌泥、镶金银丝等,有的图案式,有的绘画式,有的花纹式。不管什么手法,什么式样,总之让各种手法相互融和,目的只能是一个——就是要提高紫砂陶艺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砣粗粗的泥巴,要在陶艺家的手中演绎成具有美学内蕴的艺术品,其间线条的搭配,线面的交织,身把的比例都要恰到好处。因此,紫砂壶是紫砂文化中颇具代表的具有美学价值的一类,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艺术大师顾景舟深切体会:“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进生出,然后由内到外,滋长发芽,灿然开花。要设想形象(紫砂壶)正迎着你,向你突出,向你诉说,向你表达,这种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艺术家高明之处,在于他已感觉到所要制作的壶并非一把具体的壶,而是一个形象,有血有肉的形象,制作的过程就是给这形象壮骨输血、立影充神,最后成为一个活脱脱的生命。

  寻找美,挖掘美。对于艺术家来讲,要善于从很多平凡的事物里、经按主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从而能够发现美。美在本质上是神秘的,当再也说不出道理的时候,才是美的深层结构。

  参考文献:

  [1]赵明敏.几何形紫砂壶设计制作中的几点体会[J].江苏陶瓷,2006(03).

  [2]丁亚微.紫砂壶造型解析[J].江苏陶瓷,2009(03).

  [3]马志远.紫砂壶身筒外附件设计探微[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01).

  [4]鲍正兰.宜兴紫砂壶“的子”的造型与变化[J].浙江工艺美术,2003(04).

  [5]杨永善.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关系[J].装饰,2000(01).

  [6]缪秋菊.宋锦的织物结构设计与纹样运用[J].装饰,2010(0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