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游戏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帮助性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7-05-26 09:4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要:初中音乐是以中学生为培养对象,审美和情感为培养方向,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课程,它以音乐为介质来让学生产生对艺术的共鸣,以此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促进青少年心智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在音乐课程逐步发展的今天,发现游戏化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增强其参与音乐活动的技能。基于对初中音乐的长期研究,发表自身观点。

  关键词:初中音乐;游戏;辅助性

  音乐课程本不能拘泥于单一形式,否则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就会感到拘束和压抑,这样既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时任务,也不能让其感受音乐的乐趣。所以教师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为学生打造有趣生动的课堂,以培养其乐感和能力。因此我从以下两点进行说明。

  一、用趣味游戏开展音乐活动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听觉感受,更是真实的渗透于我们生活之中的美好触动。但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音乐教育便难以开展。当前音乐教材中,节奏鲜明、歌词易懂并且表现学生生活的曲目较多,同时经过专家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有一种尝试的渴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兴趣来设计游戏,促进他们在自然状态下欣赏音乐。教师应结合旋律、节奏、声调等元素来合理安排游戏规则,让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感受音乐美。

  二、以游戏形式组织音乐教学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知合适的音乐活动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平日的教学中为便于管理,我们通常以集体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而这恰恰背离了音乐活动的要求。那么通过游戏,我们就能真正释放它的灵活性和自由感,让孩子们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基础的乐理知识,将创造力引入音乐课堂。

  歌曲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孩子们的声线也都不同,我们不能以同样的声调来要求所有学生进行相同的演唱。所以在传统的齐唱中穿插不同的演唱方式,如独唱、接唱、分声部间唱等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根据歌曲内容形式,也可以对唱、伴唱,甚至边跳边唱,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歌曲的主体,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方式表达情感。当然为确保学生正常发挥并有所提高,教师要对其进行相关指导,找到他们声音条件最适合的一种唱法。

  综上所述,音乐本身富有游戏性,通过游戏来映射音乐的趣味性,能够让中学生体验到与音乐成为伙伴,在快乐的氛围中表达音乐情绪,感知音乐美,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审美价值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切实让游戏帮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灵活,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王旭,安阳县教体局.现代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13):11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