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针对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微课引入物理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紧密联系材料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理论教学的微课设计,并采用细化式分阶段进行实验教学的微课设计,使教和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微课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微课;物理化学;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是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热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相变原理与工艺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它主要是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揭示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变化、相变及化学变化的规律与本质的学科。[1-3]与无机化学等其他化学课程相比,物理化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学科交叉明显等特点。[4]另外,物理化学学时少,与化工专业的112学时(不包括实验学时)相比,材料专业只有56学时。这对于化学功底薄弱的材料专业学生来讲,要想在如此少的学时内全面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重要而又枯燥难学的课程产生兴趣并努力学好便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微课逐渐步入了高校教学课堂,并以其短小而精悍的教学形式赢得了广大教师及学生的青睐。作为“翻转课堂”的一个子环节,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颠覆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使有限的课堂学习得到了很好的延伸,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5]因此,本文基于微课平台,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经验,就如何提高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
一、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材料类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与现代材料科学研究衔接较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与材料科技发展前沿联系起来,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提高。
2.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只局限于板书为主,PPT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多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物理化学知识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足,既有大量的理论推导,又有复杂的相图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很乱,思路不清晰,很难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4.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等生,其结果必然是“差生吃不了,优生喂不饱”。
5.物理化学实验场地有限,教师讲解或演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微课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微课生动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兴趣。在以往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对繁琐的公式推导、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疲倦。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微课形式更加新颖、灵活多变,形象的动画演示使很多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化,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微课课时短,学习时间自由灵活,为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化学提供了便利。对于物理化学这么一门重要而又难学的课程,学生仅限于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微课资源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正好弥补了物理化学学时的不足。基于微课短小、精悍、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等特点,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空闲时间巩固物理化学课堂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同时还可以扩充课堂以外的学科前沿知识。此外,微课还可以解决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问题,以往课堂折中教学的模式既影响了后进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而微课教学可以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借助微课教学手段,将某些知识点、易错点集中讲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物理化学实验虽然难度较大,但难的并非是实验操作本身,而是实验中的某些知识点难以理解,比如溶解热测定实验中有关溶解热和冲淡热的概念,或者某些实验步骤容易出错,比如碳酸钙分解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三通阀门的操作,停止抽真空时应采取的正确操作等。如果我们能把实验中的难点、易错点做成微课,让学生提前预习,对即将进行的实验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认真观察,细致操作,学生就能更轻松的完成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三、物理化学微课教学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所选择的内容一定要重点突出、主题明确。比如可以选择学生自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又有较大教学价值的内容。[6]这些内容相对简短又完整。如体积功的计算,教学内容重要而又独立完整,但是概念比较抽象,尤其是多次恒外压膨胀和无限多次膨胀(可逆膨胀)概念易于混淆,导致二者体积功的计算公式容易混用,如果配合动画演示具体的做功过程,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体积功”制作微课。此外,也可以选择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一些扩充性知识内容。比如,可以将电化学中锂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界面化学中纳米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和应用进展制作成微课,拓宽学生的视野,当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在材料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之后,就会对物理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选定后,要考虑教学策略,如何进行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包括如何设计导入,讲解,动画演示,总结与提出思考等环节。如“吉布斯函数”微课,一是导入部分,承前启后,引出问题,考虑过程的方向怎么判断,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判据适用于什么条件,而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二是导出吉布斯函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三是通过动画演示金属材料的晶粒形核、生长过程,然后运用吉布斯函数判据进行解释和分析。四是提出思考启发学生如何运用吉布斯函数判据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
参考文献:
[1]魏升山.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理论研究,2014(22).
[2]李少兰,陈俏敏.分层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