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美储蓄率政策差异、利弊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7-27 12:3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子扶
分享到:

 

  【摘要】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国家,中美经济结构中重要的差异是储蓄率。两国之间储蓄率的差异对中美经济和经济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两国储蓄率的差异现象、对经济贸易的利弊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美储蓄率经济贸易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长期以来,两国基于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采取的金融政策,对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两国的储蓄率政策存有根本差异。
  中美两国储蓄政策存有较大差异。中美两国国民净储蓄率差异主要体现在居民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上。政府储蓄率的差异主要体现了两国政府的理念不同。中国政府一直把促进经济建设作为己任,财政政策重投资、轻消费,导致政府储蓄率比较高;美国政府收入中用于投资的份额一直很少,加上美国长期奉行赤字政策,巨大政府开支造成美国的政府储蓄率经常在零以下。居民储蓄率在国民储蓄率中占有中心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短期内居民储蓄能够显著缓解经济波动对居民造成的影响;长期的居民储蓄是对社会保险的有利补充;居民储蓄还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总的来说,受到中美两国当前国情的影响,诸如经济发展情况、金融现状、社保制度、人口结构、文化观念以及宏观政策等,使其居民储蓄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中国的区域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影响了国民的消费水平。相反,在美国城市与乡村地区居民收入不存在显著差异性,而且不同的行业、部门虽然有着一定的收入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中国只是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美国率先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其GDP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以上,消费需求对美国GDP的贡献率达道了80%以上。
  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够健全,使得我国民众更加倾向于进行家庭预防性储蓄。中国崇尚节俭的儒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不愿意“负债”消费或超前消费。美国人则习惯于信用消费。就目前情况来看,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降低利率是促进投资的主要举措之一。相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消费,同时得益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使得全球更多的资金朝向美国流动,进一步促进美国的发展。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大量借入外债,长期的财政赤字使得美国民众的储蓄行为受到了较大的抑制。
  中美两国储蓄率差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弊影响。受到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以及民众储蓄不足的影响,造成了经营项目的长期赤字。同时,由于美国政府财政部门降低了外汇储备粮,使得经常项目赤字与资本金融账户之间存在顺差。而我国民众储蓄率居高不下,但是投资率却相对较少,另外我国政府在竭力避免财政赤字的情况,使得我国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高额盈余的状况。由于近年来我国FDI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同时受到固定汇率的影响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量逐年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率。但是储蓄投资缺口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使得我国市场缺陷因素无法在短时间消除,另外我国巨大的储蓄资金无法及时的转变为投资,这就导致了我国资金供给量不足与储蓄投资缺口的出现。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