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思考(2)
由于中央电视台的特殊地位,中网在中国内地几乎没有电视转播收入,中网用转播权换取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信号,相互都不收费。目前中网与一些视频网站已经洽谈合作,力图在视频领域打开盈利空间。
中网最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品牌赞助,这一部分收入占据总收入的80%,这样的比例与国际上其他的体育文化产业相比显然偏高。这带来一个问题:当其赞助名额全部用完时,形成难以突破的瓶颈。以2012年的中网为例,有北京奔驰一家首席赞助商、中国人寿和劳力士两家钻石赞助商,另外还有8家白金赞助商、6家合作伙伴、15家供应商和2家纪念品供应商。④
中网的票房收入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仍然有待加强。2012年票房收入为2000万元左右,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授权产品开发在国外四大满贯赛事中是重要的盈利模式,目前中网这一部分占比很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网的成本由申办费用、球员奖金、场地租赁、赛事推广和组织等多项费用构成,经过10多年的发展,收入已经接近成本,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方可盈利。
(三)中网运营面临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产业盈利分析,已经能看出北京青年报在运营中网过程中面临的部分问题,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从国际化程度看,中网的运营团队人员偏多,且缺乏在国际网球界具有影响力的运营总监,赞助品牌方面也是国内品牌居多,国际品牌较少。
从运营收入看,上文已经提到,中网赛事的收入过度依赖赞助商,门票和特许商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这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场馆使用看,这是目前中网面临的一大瓶颈。目前中网的举办地国家网球中心的业主单位是朝阳区政府。中网赛事自创办以来,在场馆使用方面一直采用的是赛时短期租用的模式。这种赛事运营与场馆运营分离的现状,造成了合作各方因经营目标不同,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
从政府扶持看,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对中网的扶持政策停留在体育产业引导基金的资金支持方面,针对中网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定位而言,政府的扶持应进一步加大。”⑤
对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建议
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优势不少,但难度也相当大。笔者对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快和国际接轨
体育文化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有大收益。这种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社会收益。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加快国际化建设。如公司的人员配置,可以考虑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在盈利板块方面,应该向国际通用法则看齐。
从中网的现状看,授权产品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快发展力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授权产品工作做得较为成功,与法网场地相匹配的一小瓶红土经过包装后,销售价为30欧元,富有创意的授权产品让产业的创新性和文化性得到体现。
(二)前期需政府必要支持
体育文化产业,特别是重大赛事的运营具有商业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公益性,其高额的成本开支在市场培育阶段很难由一家报纸企业完全通过商业方式承担,一段时期内必要的政府财政支持不可或缺。
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毕竟是跨行业发展,整合相关硬件、软件资源实现综合产业化发展,打造专业化、差异化的产业链条,是体育文化产业形成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国内现有的体育管理体制和体育市场环境下,这种资源整合的复杂性和难度均比较高,所以更需政府参与协调。
(三)与报业集团内部资源结合
除了体育文化产业,报业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化产业项目,比如地产文化项目、旅游文化项目、教育项目等,这些项目可以和体育文化项目有机结合。
以旅游文化项目和体育文化项目的结合为例,既可以组织中国观众到海外观赛,也可以组织海外观众来中国感受中国的赛事。网球界的四大满贯赛事,一般观众购票非常困难,中网可以利用自身与国际组织联系紧密的优势提前拿票,并通过组织国内球迷去国外看比赛的方式,让中国球迷有机会一睹大满贯赛事的场面。这一方面是对中网的推广,另一方面也尝试了新的盈利模式。
(四)有意识增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粗放型消费’阶段和‘集约型消费’阶段,目前正在进入更加注重消费品质的‘舒展型消费’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体育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领域。在人们提高这部分消费的同时,体育文化产业公司应因势利导,做好相应工作。
体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一方面自然是赛事本身,这是核心资源;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外围工作来完成。这些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构成体育文化产业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注释:
①李鹏:《体育文化产业策划与创意》[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③何其聪主编:《融汇创意的力量》[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
④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赛事总结》[R],2012年11月版
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网球公开赛综合效益评估报告》[R],2012年5月版
⑥范周:《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