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中女性的自我救赎/成长之路
华语作家中,可以说严歌苓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颇有质量,因此被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而在严歌苓众多被改编的作品中,《金陵十三钗》也许是被误解得最深的一部(书中玉墨没有跟洋人发生关系,张艺谋让他们发生了;侥幸逃生的教官和士兵没有机会痛快杀敌,张艺谋让他们去杀敌了;那群女学生没有被强奸,张艺谋让她们中部分人被强奸了),实际上,这部小说最终想要完成的交流是,在一个艰难选择的悖论基础上,指出女性艰难的自我救赎和成长路径,即从分裂/排斥到融合/认同。
一、伦理悖论
小说与其说讲的是南京大屠杀,不如说是在南京大屠杀这个极其残酷的背景下探讨那个著名的伦理悖论,即一条铁轨上绑着一个人,另一条上绑着三个人,火车不能停,但可以改变方向,你选那条铁轨?这是数量层面上的,小说变了个花样,数量一样,都是13,但所谓的高低贵贱不一样,让神父去选。 且看小说中一段关键的文字:“当英格曼神父从十字架前面站起来,思维和知觉一下子远去,他知道自己处在虚脱的边沿上……他将要说的和做的太残忍了,为了保护一些生命,他必得牺牲另一些生命。那些生命之所以被牺牲,是因为她们不够纯,是次一等的生命,不值得受到他英格曼的保护,不值得受到他的教堂和他的上帝的保护。他被迫做出这个选择,把不太纯的,次一等的生命择出来,奉上牺牲的祭台,以保有那更纯的,更值得保存的生命。是这么回事吗?在上帝面前,他有这样的生死抉择权,替上帝做出优和劣的抉择?……”[1]
那么,在这一悖论的基础上,到底《金陵十三钗》最终想要表述、想要交流和探讨的最核心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
二、女性的主题
在“为什么你所有作品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这个问题上,严歌苓回答道:“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其主人公都是女性,《红楼梦》、《安娜卡列琳娜》……因为女性是这个社会的非主流,女性是比较边缘的,边缘的人物比较多变,变数很大,比较情绪化,这都容易造成小说里面有色彩的东西。”
严歌苓作品中最浓郁最绚丽的色彩即是女性主义的色彩,其小说大多以时代中的女性为主要观察对象,或者以女性视角为观察和描绘的角度。
《金陵十三钗》的女性主题意味也是明显的——也许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实在太有名了,她大笔一挥就定了书名,更有可能的是,她就是想在曹雪芹“十二钗”所表达的女性的情、思、命运的基础上,再与读者交流一点关于女性的什么。这一点“什么”的外化,也就是“十二”再多出一个“一”。
十三个肮脏低贱的妓女与十三个纯洁美好的女学生,这对应关系绝非偶然,下文中也将会出现几组一一对应的关键词,从中可以剖析出小说隐秘其中的对女性前途的无奈叹息和在叹息边缘之上的超越了宗教拯救的自我打捞和救赎。
三、侵略与凌辱
可以说,严歌苓将女性主题置于战争背景之中,非但不是对女性主题的削弱,反而是一种巧妙的反衬和“互文”。以战争、人生之残酷反衬女性之柔弱无助,同时, 一国对他国的侵略,一国对他国国格的践踏和暴力,其终极体现是一国男性对他国女性的凌辱,这两者在性质上是极其相似,不仅是在物质/肉体上,更是精神上的摧残和破坏,因为国土是有女性意味的,女性、母亲是其一以贯之的象征。
小说在写到日军少佐的心理时,加上了一句概括性的结论:“作为战胜者,若不去占有敌国的女人,就不算安全地战胜,而占有敌国女人最重要的是占有敌国女性中最美的成分——那些少女们。”[2]严歌苓在谈及此小说的创作时也曾说,“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悲剧。”[3]
侵略与凌辱,带给肉体与灵魂的痛苦如此深重。在这里,少女、妓女,她们不再是单独的个体,其面临的生死抉择也不再是个人的选择。作为女性整体的一个样本,作为一群特殊的被残忍地分裂成黑与白,高贵与低贱的样本,女性对女性的救赎兴许才是解开这痛苦封印的最终出路。
四、分裂与排斥:纯洁与污秽、优越与低贱
关于女性成长及主体形成缺乏相应的原型阐述,起码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是如此。在《金陵十三钗》里,严歌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女性成长和自我救赎的模型,不妨将其概括为从分裂/排斥到融合/认同。
《金陵十三钗》的历史原型,出自魏特琳女士的日记,严歌苓本人有这么一段引述:
“魏特琳当时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务长,她也是美国人,她在日记里记述了,记得非常短,她一生都在拷问自己,这个事情做得对不对。她是把妓女送出去的。她去鼓励妓女站出来,但是当时那些妓女在良家妇女里面藏着,她们也知道,一旦出去了是很难再有好结果的。”[4]
关于妓女站出来替普通百姓承受更多磨难的事例还有很多,而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妓女们要“帮助”的人是女学生。然而在故事的开始和中间部分,“妓女”与“女学生”却是相互排斥的,从争夺教堂里剩余不多的口粮到争夺解决排泄需求的厕所,女学生们对妓女的态度十分厌恶,从语言、服饰到身体、行为,女学生排斥妓女的一切。这种排斥不仅是女学生从传统和生活中习得的对妓女的敌意,更是一种“孩子”对“成长”的敌意,或者说是“处女”对“性”的敌意——女性的自我意识萌发,其初期正是对自身认识的分裂,她们不接受自己身体的这种可能性,以及由于这种可能性而可能带来的耻辱、低贱和疼痛。少女不承认与妓女之间有相同的身体,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了这最大的相同点。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