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纪录片创作中长镜头时长设置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09 19:5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罗延财
分享到:

 

  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中,有一个时长为1分12秒的长镜头:小孩子正在努力将小板凳放在合适的位置。随着镜头的展开,周围的墙、窗户、板凳、地板以及小孩子发型和衣服等信息,瞬间被受众接受,受众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和熟悉所花费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秒,其注意力的产生和兴趣程度则来源于画面当中小孩子的肢体动作,连续的肢体动作为镜头提供了本身时长内源源不断的有效信息,1分13秒的时长与主体的肢体动作过程所提供受众的信息量构成了对应的关系。

  2.“一般受众”对信息的解读时间

  影视受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其对镜头信息的解读时间也不尽相同。本文中的所谓“一般受众”,是指对纪录片各种类型受众的概括化处理,是对年龄、性别、地域、教育背景、职业等因素的平均化对待。

  对纪录片当中长镜头时长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到镜头内物像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要考虑普通受众对这些信息量的接受时间。“艺术品是一种心理产物,关于艺术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将是心理学意义的……”纪录

  片作为一种纪实艺术,受众对长镜头信息的解读时间,一方面与受众客观存在的视听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在常年的观影实践中所形成的观影经验有关。从纪录片创作者的角度而言,应将视听心理和观影经验作为设置长镜头时长的两个重要因素。

  例如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特拍摄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中的一个时长为42秒的长镜头:画面的起幅为地平线出现的太阳,过程表现了太阳从右侧运行到左侧的轨迹,画面的落幅则为太阳落入远山。整个镜头由于采取逆光拍摄,画面形成鲜明的前暗后亮的层次感,受众观赏到的只是物像的轮廓线条,受众对“轮廓线条”此类信息的解读并不存在审视的性质,只是一种视觉和听觉上大致的刺激而形成的一个模糊的影响。以源于生活经验的观影经验为依据,受众对这些“刺激”的接受和理解一般不超过5秒的时间。画面内唯一能够能引起受众持续关注的内容便是太阳的运动过程,即为受众提供连续大致37秒连续信息量的是画面内的动态物体。从现实时空来讲,太阳从左到右的滑行所需要的时间远远高于画面所持续的时间,这个长镜头是导演对现实时空顺时拍摄,将其放置在整部作品镜头序列当中则对现实时空进行了大力的压缩,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要交代企鹅所经历过的漫长的几个月饥饿的煎熬和暴风雪的洗礼;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受众会因画面时间和现实时间的一致而引发审美疲劳,即受众可以从42秒的画面时间内读解到全新的时空概念。

  3.受众情感的延续性

  从纪录片作品镜头的整体序列来看,长镜头一般具备叙述和表意两种基本功能,笔者前面提到的一般受众对画面内确定数量的有效信息的解读的时间是纪录片创作中长镜头时长设置的根本依据,可视为是对长镜头叙述功能的表述。当长镜头在完成自身叙述功能的前提下,即镜头内有效信息已被受众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画面依然在持续,此时长镜头在发挥着其表意功能,而这种表意功能则是和纪录片受众的情感保持了统一。

  以上是纪录片作品《老头》当中的一个长镜头画面:交代了老曹头从起身离开,逐渐远去的过程。从画面内的人物对话受众可以了解到老曹头的孙子得了脑溢血去世,他自己在家里待着难受,想哭却不能和不敢哭,只能来到外面默默地抽泣。整个长镜头时间长达3分04秒,在这3分04秒中,画面纵深空间的物像相对固定单一、没有人物对白再次出现、老人行动迟缓以及行动方向确定性等要素,可以明显体验到画面内的有效信息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受众的读解需求,可镜头却在这种情况下持续了3分04秒,其原因就是考虑到此时受众的情感因素,即受众的情感及其延续性成为长镜头3分04秒时长的主要支撑。

  纪录片作品的内在情节是受众产生情感的基础。受众通过对这个长镜头之前的镜头序列的解读,对关于老曹头的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已有了宏观上的理解和把握,作品通过情节的铺垫为受众逐步建立了荧屏形象,而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述和塑造构成了受众情感产生的元素,所以当受众再次得知老曹头失去自己孙子的这一信息时,其对老曹头的不幸遭遇无不表示同情和对岁月的飞逝无不表示喟叹,当孤独而可怜的老曹头逐渐消失在的视野之中,受众的情绪和情感保持了可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延续性正是3分04秒的长镜头时长设置的主要考虑因素。“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谈及银幕时间的三种形式是指:1.放映时间即放映过程中所占的实际时间,由影片本身的长短而定;2.叙述时间,指影片所展示的时限跨度,取决于影片的主题立意和具体内容;3.观赏者的心理时间或称时间

  经验。”其中放映时间和叙述时间是观赏者产生心理时间的基础,心理时间则是对二者程度上延长和加深。由于影片情节的展开和受众情绪的酝酿,情感的产生也为合情合理,而情感一般首先来自受众的心理反应过程,此过程需要受众使用一定的时间,受众这个时间已经基本上脱离对镜头内“有效信息”的解读,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情感的延续,反过来,这种“释放”和“延续”成为此处长镜头时间继续的理由和根据。

  ①②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429页,第429页。

  {3} 卢蓉:《电视艺术时空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