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好声音》舞台空间真实感的建构
【摘 要】《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在于它现场真实感的建构。它在收获口碑的同时又赢得了收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节目舞台空间方面分析《中国好声音》真实感的建构,认为其是《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真实感;建构;舞台空间
一、研究对象简介
2012年,《中国好声音》无疑是中国电视荧屏最大的赢家。它不仅赢得了收视率,创造了财富,提高了知名度,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把电视观众拉回到了电视荧屏。它为什么能在“限娱令”之后,音乐选秀热度骤降的情况下征服了观众?如何取得空前的成功?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是国内第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创立了一个中国电视制作合作模式的先河——首次实现制播分离。
二、舞台空间的真实感构建
(一)舞台的容量
《中国好声音》舞台的容量包括“唱”与“说”,“演唱者”与“候场者”两大方面。节目把以往此类节目的唱,拓展到:说和变现。
1. “唱”与“说”。所谓“唱”与“说” 即是说,它不仅是一个唱歌比赛,而且它是以好声音为基础,用讲故事、讲话表达的方式来塑造各种个体的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唱”主要是《中国好声音》歌手的现场演唱。而“说”是与其他节目最突出的不同。有时甚至达到“说”比“唱”更为成功。极大地丰富了歌手现场表演的信息。它把感性的讲故事的方法用理性的思考去释放出来。在这两种创作观念融合下,《中国好声音》找准了契合当下中国人情感的引爆点。选手说故事把现场观众自然而然地带入到属于它的故事情境中,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叙述选手30岁活动策划刘悦的故事时,长相原因和幕后工作者的身份,所以永远无法真正站上舞台。她说“我总是站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幕后默默地看着舞台上的歌手唱着歌。我真的无数次想象我会站上舞台。台前和幕后虽然只差十步,但我却为此走了十年。”这样心酸的话语表达大大地丰富了舞台信息。刘悦是为母亲高歌的,节目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特意增添了许多平凡和真实的话语。“妈妈只希望我过的快乐”“我想对妈妈说我今天很快乐,谢谢妈妈”。这些语言表达自然而然的把观众带入只有母亲和女儿的亲情友爱的氛围里。
她所呈现的一切都不仅仅是一个只有“唱歌”的节目,而且还有带有强烈情感的“语言表达”的节目。自然而然地就以极其真实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样,选手徐海星在演唱完《自己》时,杨坤问他“你父亲今天没来么?”她说“我觉得我爸爸来了。我觉得他在这儿。”导师刘欢说“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徐海星说“她很幸福”这些言语表达把徐海星的父亲成功引入节目现场,使整个舞台沉浸在她的感人的故事里。言语表达的重大作用丰富了舞台信息,推动了舞台空间的真实感构建。
2. “演唱者”和“候场者”。“演唱者”和“候场者”共同构成了节目舞台空间。“演唱者”在节目舞台表演之前,都会有一个“候场”。 《中国好声音》通过一段VCR来简单介绍一下各位选手,帮助观众简洁了解每个选手候场时的基本精神与生活面貌,为他上台演唱以及演唱完毕的语言表达、讲述故事、传递情感、建构真实感奠定了基础。例如介绍选手金池时,因为出车祸后,声带受损,用她沙哑的嗓子仍然不顾一切地坚持唱歌。《中国好声音》在建构舞台真实感时,在候场叙述了金池异于常人的经历,以及她不离不弃地坚韧的意志力。这已经把观众带入了故事情境。为它紧接着顺其自然地上台唱《夜夜夜夜》奠定了基础。演唱《夜夜夜夜》几乎成了金池人生境遇的缩影,想问天问大地或着是迷信问问宿命,放弃所有, 抛下所有。为何老天如此对她,如此具有极大感染力的候场引入,使舞台空间愈发的真实、可信。
3. 后台的显现。节目把以往此类节目不可见的后台,变成了可见的后台,或者说是另外一个前台。可见的后台通过人物VCR的导入,烘托了一种真实感的气氛。在歌手上台表演之前,前期插入一段人物VCR,简单介绍了一下歌手的基本情况,使受众事先有所了解。这一段人物VCR是在《中国好声音》后台录制拍摄的,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的人物VCR的拍摄,却充分地把选手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呈现出来。通过人物VCR的导入,建构了舞台空间的真实感。例如吉林小伙30岁的编曲金志文,人物VCR展现了他与女朋友的不朽爱情传说。“记得我在舞台上唱了一首歌,她就开始追求我”。八年的感情超越了七年之痒,始终不离不弃的女友,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两性社会中,这更象是童话,更像是传说,但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值得我们为之动情,值得金志文在舞台之上为之放歌,为之泪如滂沱。这毫不刻意地把爱情的主题呈现出来,引出他的《为爱痴狂》。《中国好声音》舞台空间通过人物VCR导入使节目舞台更加具有连续性,使节目舞台空间更加真实。
后台活动导入成为《中国好声音》另外一个前台,有利于《中国好声音》舞台空间的真实感构建。镜头抓拍亲友团的不同情绪与表情,把受众带入选手故事的情境,激发亲友情感。例如,深圳声乐老师张赫宣在演唱那首《你是我心爱的姑娘》时,镜头时不时捕捉后台他女朋友的一颦一笑,让受众沉浸在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情境里;学员平安身为知青的儿子,在后台活动的导入时,展示了他承载着长辈的音乐梦想。这些后台活动地引入,让《中国好声音》后台呈现真实的场景,使其舞台空间真实感充分显现。
三、结语
寻求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电视人应时刻谨记,真实是起点,而不仅仅是起点。今后节目组应当继续以振兴中国、以“真作品、真理想、真力量”为不二诉求方可大有作为,这也是《中国好声音》如何从舞台空间方面建构真实感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程郁儒.电视记录场理论及其应用[J].现代传播,2011(7).
[2] 程郁儒.电视记录的“场”特性[J].浙江传媒学报,2010(5).
[3] Kha-nyou.Beijing.Spatio-temporal TV variety show.Modern communication.1991(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