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高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5 16:1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文耀
分享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技术日益完善和数字出版传媒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国内各大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纷纷设立了以网络编辑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专业。本文以高职院校探索培养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分析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数字出版人才;网络编辑;策略;高职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59-02

  数字出版作为当下热门的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各大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纷纷设立数字出版专业,建立数字出版实训基地,向社会输送数字出版人才,但人才的输送依然难以满足当前国内出版企业和媒体的需要。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出版专业正式设立的时间不长,另一方面相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校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网络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介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人才肩负着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不少学者已提出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将成为今后数字出版产业中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作为复合型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有效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一、数字出版相关概念

  为研究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策略,理清数字出版的概念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由于数字出版属于新设立的学科,虽然国内学界和业界学者对其有不少论述,但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数字出版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界定。因此,笔者只能从为数不多的有的代表性的论述中去进行分析。

  学界中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百度百科中关于数字出版的名词解释,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1]。不难看出百度百科的解释涵盖性比较强,对数字出版的界定也比较宽泛,基本覆盖了数字出版的各个方面,但这种解释却没有强调数字出版的特点,并且单纯从传播介质来说明数字出版也过于简单。

  另一种关于数字出版有代表性的解释是赵海宁在《数字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探析》一文中提出的,数字出版是以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技术为基础,对出版的所有环节进行数字化操作的出版形态,并由此带来出版产业链、出版主体、出版产品及融合产生新的数字内容产业的出版生产方式,包括原创作品、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销售等出版流程的数字化,以及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2]。赵海宁定义的概念强调数字出版的传播介质,细化了数字出版的各个环节,突出了数字化的特性,但没有说明数字出版的媒介传播功能。

  结合前面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笔者认为数字出版是指通过现代化计算机数字技术和万维网传播手段,对传统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内容进行广泛数字化生产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高职院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数字出版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每年都定向为网站、手机运营公司、网络游戏公司、数字移动传媒等企业单位输送毕业生。在各大院校加大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投入发展的同时,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输送的数字出版人才的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统计中折射出的一系列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1.过多的沿用本科传统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培养数字出版的学生依然实施的是,以出版学理论课程为主的传统编辑出版的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的专业技术性相对于本科学生要强,加上数字出版也是基于现代化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基础上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上应更多的注重专业技术性。以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笔者前期对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网络编辑专业调研中发现,该专业的学科内容依然主要以传播学概论、编辑学概论、出版学原理跨媒体出版、中国编辑出版史等理论课为主,专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也只限于网页设计、图形处理、方正飞腾等几门软件编辑课,而类似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数字出版运营等的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类课程相对缺乏。

  2.数字出版专业教师力量相对单薄。由于数字出版专业在国内各高大高校中设立的时间还不长,数字出版方面的高级人才十分有限,只有北京印刷学院等为数不多几所院校开了硕士点。高级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缺乏,这就使得不少高职院校中的数字出版专业的专业老师主要靠“转行”而来,专业老师往往都是偏科的。例如许多高职院校中网络编辑的专业老师,有一部分是从传统新闻学“转行”来的教师,因为缺乏网络编辑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只能以纯理论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老师是来自于各大网站或数字出版公司的精英,他们自身的业务能力很强,但大多非科班出生,在讲授时理论知识单薄。从长远来看,这两种情况对于高职的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利的[3]。

  3.国内高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和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出版人才培养上,虽然国外数字出版人才教育也处于起步阶段,北大核心期刊数字出版设为专业学科时间不长,但该学科的发展速度和教育的普及程度远强于我国。通过和国外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比较,笔者发现国内对于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方面的基础教学相对薄弱。(2)关于数字出版行业的前瞻性知识培养不足。(3)实践性教学比重相对较弱。(4)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5)对于学生市场预测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6)外语能力的培养存在硬伤。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