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6 16:3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任笑晨
分享到:

 

  摘 要: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起了我们对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讨论。在雅安地震报道中,蒋林因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理智冷静,客观真诚,被众多人称为媒体报道的典范。本文笔者以蒋林为例,试述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关键词:灾难报道;芦山地震;出镜记者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20-02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力。这些不期而至的事件让“灾难报道”这个词语日渐清晰,公众对于事件的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从而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由平时对新闻媒体的相对接受状态转变成主动接受状态,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灾难报道的机制还不完善,报道的理念相对滞后,但是,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不难看出,我国媒体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报道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而出镜记者作为现场报道的一部分,是灾难现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1]。从汶川地震时的张泉灵、陈晓楠到雅安地震时的蒋林,可以看出,出镜记者作为新闻现场的眼睛,是灾区人民声音的传播者,是连接受众和灾难现场的一个重要纽带。甚至可以说,没有出镜记者就没有现场直播报道。

  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起了我们对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讨论。身穿白色婚纱进行现场报道的女记者,引发了公众的批评和质疑,把灾难现场当做秀场,很不应该。作为出镜记者的一份子,蒋林因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理智冷静,客观真诚,被众多人称为媒体报道的典范。笔者以蒋林为例,试述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一、要快速反应,熟练运用新媒体,提高报道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2]。时效性是新闻价值中最基本的前提,是新闻的“生命”。如何向受众准确、及时发布有价值的信息,是当下出镜记者在突发自然灾害的报道中肩负的使命。

  由于突发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加大了电视媒体直播报道的难度,对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12汶川地震后,我国组建了应急报道小组,建立了健全的应急报道机制,这些改变,使传统媒体在芦山地震报道中的时效性大幅提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显示,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50分钟中央电视台开始了直播。而在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发生后的20分钟,东方卫视第一个进行了直播报道。通过对比,雅安地震比汶川地震的反应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

  在此次芦山地震的报道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熟练运用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都电视台记者蒋林和他的直播团队是全国第一个抵达震中开始报道的媒体。而他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信源是微博,报道团队的快速集结是通过微信。不难看出,熟练使用新媒体对今后新闻发布的时效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蒋林作为第一个报道现场情况的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消解公众对事件的不确定性。

  二、要有敏锐的发现能力,让细节的真实、现场的真实进行立体化的传播

  (一)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让受众感知受灾现场

  出镜记者是连接现场和受众的重要桥梁。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语言和新闻画面,灾难现场,记者的一切感受都是可以报道的内容,尤其是对自己感官的描述。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电视直播就是受众各个感官功能的延伸。而出镜记者的现场感受就是受众现场感受心理上替代者,记者可以积极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听,去看,去闻,去尝,去触摸,将电视画面中无法呈现的体验,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让观众立体的感知现场的情况。比如,雅安地震,蒋林使用声画合一的报道方式对震后的房屋进行了报道:“大地震后房屋留下的X的裂口比比皆是,但是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房屋倒塌。”从这句话使受众从心理上松了一口气,雅安地震虽有一定的破坏性,但远不及汶川地震时带给我们的毁灭性破坏。蒋林在芦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对于当地天气情况进行了报道,让观众切身感受到灾区的情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