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编辑学者化”向“学者化编辑”的演变
【摘 要】“编辑学者化”问题自提出以来,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业内外人士的思想被搞得一片混乱,这对年轻编辑的成长产生了误导效应,对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重新思考了“编辑”与“学者化”的关系,从提高编辑人员业务能力和编辑行业整体素质出发,阐述了从“编辑学者化”转换为“学者化编辑”的原因和途径。
【关键词】编辑;学者;编辑学者化;学者化编辑
近几年来,人们对编辑的角色十分关注,“编辑学者化”的提出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认为编辑应该走“学者化”“专业化”的道路,可是由于人们对概念的误解,“编辑学者化”在编辑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编辑学者化”注重的是“学者化,”要求编辑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的学问钻研和学术研究,结果尽心钻研学术成了他们的“主业”,编辑工作反而成了他们的“副业”,这与“编辑应当是杂家”这一观念相悖,否定了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学者化编辑”的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实践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从当前的环境来看,编辑的角色需要完成由“编辑学者化”到“学者化编辑”的演变。
一、“编辑学者化”在编辑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
“编辑学者化”活动意义不明确,对编辑人员有误导。如果一名编辑在一门学科上有一定的成就,并把它运用到了编辑工作中来,那么他不仅提高了某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编辑工作的能力。但很多编辑人员在听到“编辑学者化”的时候,却并没有了解其深层目的和意义,只是一味的追求其表面意思,认为编辑就应该做成学者,却忘了自己作为一名编辑应该首先把编辑学学专学精。近几年来,标点、字词、文句的错误越来越多,读者们也十分反感这些“读不懂”的文章,其实这些文章的出现与这些坚持编辑学者化的编辑有非常大的关系。有位读者说: “我订阅的刊物几乎每一期都有三成以上的篇幅登的是些我无法卒读的东西,即使我硬着头皮读完了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就是因为有些编辑以学者的身份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他们在编辑文章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文章的学术性,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语言文字的应用。编辑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一门学科,但是却很少有编辑能把专业的知识运用到编辑工作中去,这对于编辑工作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编辑学者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误导。编辑本身也是一门学科,但是“编辑学者化”从字面上来看注重的是“学者化”,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趋势就是推翻“编辑应当是杂家”的理论,专心研究一种学问并取得成就,却不关心这种成就与编辑工作有无关系。其实编辑本身就是学者,即编辑学者,只是因为学历、经验不同,导致学者层次不同。很多人坚信与数学专业有关的编辑就要成为数学家、有医学有关的编辑就要成为医学家,这才是践行了“编辑学者化”,殊不知编辑一切的努力都应该是为了提高编辑能力,如果不能与编辑工作能力挂钩,即使真正成为了一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又与“编辑学者化”预期达到的目标有什么关系呢?
二、“学者化编辑”存在很多优势
对于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员来说,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等都是必备条件。“编辑学者化”只是强调了出版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却忽略了其他方面,“学者化编辑”把重点放在了“编辑”二字上,从而对编辑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编辑学的发展和对此展开的研究。“学者化编辑”可以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其他学问,但是要时刻谨记,不管研究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编辑工作。
“学者化编辑”能够更好地提高学术类期刊和其他图书的质量。如果编辑处处依赖专家审稿,不仅增加了很多经费,而且容易造成稿件遗失等不必要的损失,毕竟专家的主要工作是钻研学问,而不是专门审稿,所以他们对于编辑的工作不是很清楚,极有可能造成损失,而如果实现“学者化编辑”,不仅可以提高学术期刊和其他图书的质量,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出版质量。
“学者化编辑”的提法能够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它的深层含义,是我国学术发展的要求,也是编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中国学术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前沿性,这对整个知识阶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满足学术发展的要求。编辑学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所以至今为止都不是特别完善,这也导致很多人对编辑这一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编辑自身也存在着知识构成不完整等的问题,“学者化编辑”的提出给现代编辑提供了一条道路,强调编辑不再只是做复制、粘贴、添加、删除的简单工作,而要进行编辑学研究,提高出版质量,找到编辑行业的新出路。
三、实现“编辑学者化”向“学者化编辑”的途径
1.努力学习编辑学知识,争取成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学家
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迅速地崛起了,和其他很多新兴的学科一样,正在日趋成熟。学者化编辑首先要掌握编辑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完成大量的选题、组稿、审稿、编务等工作,从而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另外还要熟悉相关的出版学和发行学等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
2.编辑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并把它运用到编辑工作当中去,继而成为编辑学的“专家”
编辑工作者应该在编辑学之外成为某一个学科的“专家”。作为一名编辑,固然是要懂得和掌握编辑出版技术的,但是最关键和最难的还是要过审稿关。人们都说编辑不需要有很专业的知识,只要有整合加工的能力即可,其实不然。编辑只有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才能做出某一专业的系列图书、提高加工制作能力。
3.编辑应该在学习编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各科知识,成为“杂家”
学者化编辑应该有广博的知识,成为一个‘杂家’,要既有学者的丰富学识,又有编辑学家宽阔的眼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学科之间的交叉点越来越多,这些交叉点又往往成为创新成果的多发地带,所以学者化编辑应该在精通一个学科的同时,对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以应对各种情况。
总之,“学者化编辑”的实现离不开编辑的努力。如今进入了新的时代,而新的时代必然有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为编辑学理论建设和编辑队伍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海丽.从“编辑学者化”到“学者化编辑”的新思考[J].山东教育学报,2007(5).
[2]张建乡.从“编辑学者化”讨论看编辑职业发展的几个方向[J].新乡学院学报,2010(6).
[3]龙爱良.关于“编辑学者化”活动的反思[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4).
[4]许海丽.对“学者化编辑”的再思考[J].山东教育学报,2010(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