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立台谋发展
摘 要 方言类节目,是近些年来在地方电视台逐渐兴起并迅速走向繁荣的一种新型的节目播出方式。这种节目播报方式往往依托于播出电视台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获得了方言区域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文章的目的,在于分析我国当前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现状,并对方言类节目兴起和蓬勃发展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同时指出地方电视台在举办方言类节目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缺憾和不足,并为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今后发展给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健康、蓬勃发展而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现状;原因;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5-0009-02
方言,是不同的地域在漫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明显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地域性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中国人历来具有很重的“乡土观念”,作为“乡土观念”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言往往是人类之间进行接触时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一种方式。当一个人在远离故乡的异地偶然间遇到与自己讲着同样方言的人时,个人内心和情感上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亲切感,彼此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正是基于方言的这种拉近人与人关系的独特性格,才带动了诸多地方电视台以“方言”为主要载体的电视节目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
不可否认,方言类节目在地方电视台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与进步,为地方电视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地方传统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给地方语言文化走出区域、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当然,由于我国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起步较晚,而且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体系,加上部分电视台经验不足和追求所谓的“高收视率”所带来的影响,我国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地方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更有甚者,会直接损害到这种方言所承载的地方文化的对外发展和传播。
1 我国当前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发展的现状和产生原因
地方电视台开办方言类节目,最早肇始于以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为代表的几家在地方颇有收视率的电视频道[1]。2004年,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推出了一档名为《阿六说新闻》的以杭州话播报新闻的方言类节目,此类节目一经播出,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以地方方言为载体的电视节目播出形式以其独特性、亲和性等特点迅速博得了世人的眼球并为各级电视台所效仿。以此为起点,各县区级电视台、市级电视台甚至某些省级电视台也大打“方言”牌,并不断推出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方言类节目。
经过十年的不断探索发展,我国当前地方电视台的方言类节目已经全面铺开,并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以东北话、四川话、山东话、湖南话等语言为代表所开办的方言类节目已是遍地开花,除了中央电视台,我国当前基本上所有的地方电视台都有了以本地方言为支撑的方言类节目,少则一两个,多则三四个甚至更多,方言类节目的形式也几乎囊括了新闻播报、即兴表演、专门栏目等所有的电视播放形式。实际上,导致方言类节目产生和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方言类节目自身的特点,也有电视台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外界因素,简单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方言类节目自身的特点来看,其产生和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其较强的贴近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电视作为一种家用电器,开始普遍进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外加当时电视台的数量有限,当时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以一种政治说教的方式来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此影响,电视节目也开始走下神坛,一改过去政治说教式的播出形式。方言类节目的开发,大大的满足了方言区域受众的求近心理[2],极大地增强了电视节目观看者的情感认同,在心理和情感上拉近了广播电视节目与收听、收看者的距离,使得方言区域内的观众和听众内心愉悦之至。方言类节目的多样性,是方言类节目获得广大广播电视观众、听众芳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一档电视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同,就必须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观众的心理状况。因为不同的人群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念,因此对“好”与“坏”的定义和分辨标准也不同,然而有一点是所有观众都普遍认同的,那就是一档真正优秀的电视节目必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且要别具特色,很显然,方言类节目这三个特点都具备了,因此获得了较普通节目明显要好的收视率。
从外界的环境来看,方言类节目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基于电视台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之前,电视节目明显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除极个别较为发达的地方外,省级以下很少有地方能够独自承办一家电视台,当时的电视台的数量屈指可数,加上当时通讯卫星尚未利用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与传播,当时的普遍状况就是一台电视只能接收到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级电视台的信号,在那种情况下,电视台掌握着主动权,观众只有被迫接受的余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明显好转,各地方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开办地方电视台,电视台多了,观众的选择性也就多了,这就导致了电视台之间破天荒的出现了相互竞争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身的发展,各个地方电视台只能不断推出新栏目,从而将更多的观众吸引到自己的电视台来,为自己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增添动力。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们开始逐渐将目光转移到电脑这种更加自主、更加方便的节目传播途径上来,在这种情况下,播出方式和内容都相对固定的电视节目就失去了很多的受众群体。在外界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为了谋生存、谋发展,各地方电视台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方言类节目以其较强的贴近性和多样性显然比其他普通节目更加具有竞争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