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的疏离: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隐忧(2)
相对网络文学数量和类型的丰富,“网改影视剧”显得很单一。主要集中在言情剧、后宫剧、生活剧三大类型。就连张艺谋和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也谨慎地选择《山楂树之恋》、《搜索》,以言情剧作为自己“网改电影”处女秀。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类型题材相对安全,故事可读性强,人物冲突多,拍摄成本较低。2011年末推出了“网改”电影《失恋33天》,不到1000万元的制作成本,拿下高达3.5亿元的票房,成为网络小说改编作品的成功范例。而最受观众欢迎的惊悚玄幻小说《鬼吹灯》系列,虽然多次传出即将改编拍摄,因涉及神怪、玄学等敏感话题,加之拍摄宏大神秘诡异场面的成本很高,故虽改编权已被中影集团买断,拍摄迟迟没有启动。
从受众角度分析,“网改”影视剧的类型化,正如电影大师安德烈·巴赞所言,类型电影是大众心理密码的显现。“网改”影视剧的类型化趋势,是受众心理需求和审美取向对影视创作的必然影响。
从制作方来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铁律。影视市场也如此。“网改”影视剧成功范例往往是低成本、高收视率(上座率)的双丰收的典范,制作方对之进行复制与再现,是最快捷保险的成功途径。
急功近利的复制导致“网改”影视剧类型化严重,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
从艺术的使命和责任层面上来看,“网改”影视剧作为拥趸众多的艺术形式,应当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深层广泛地体现人类社会、网络社会、自然环境、网络环境丰富多彩的真实本质,体现人类多元、深层的人文关怀,体现对生命价值的深度多元的诉求。但“网改”影视剧却以严重的类型化对社会、生活、人性简单粗暴进行图解;题材的类型化消减了社会历史的多样;剧情的类型化消减了生活的丰富;人物的类型化消减了人性的复杂,不利于影视创作的独特性或个性化发展,更无法企及“艺术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乃至人类在精神和艺术上的高度。[1]
(二)“泛娱乐化”的审美追求弱化了影视剧的熏陶作用
教化熏陶和娱乐享受,是大众文化的两大功能。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重要途径。而“网改”影视剧从文本诞生到剧本改编到影片上映,娱乐始终是第一要旨。
互联网被誉为众声喧哗的狂欢广场。在狂欢广场中萌芽成长的网络文学 “用平常心去写,就为了玩。”(慕容雪村)。以自娱娱人的姿态,从精英书写和宏大叙事中突围,为受众提供了文化消费中的精神快餐。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其娱乐化程度更甚。为迎合网络文学粉丝,改编者不仅保留了原著中戏说历史、解构经典等娱乐化素材,还通过场景、表情、音乐、服装等元素强化其娱乐效果。如《宫》、和《步步惊心》同样的“九子夺嫡”题材、同样的穿越剧情,因俊男美女加盟、制作精美、场景唯美、音乐动人,依然得到了粉丝的热捧。再如《杜拉拉升职记》打着职场励志招牌的爱情剧,电影电视轮番上映,剧本所宣扬的励志主题,完全被充斥全剧的美人、美服、美景和植入广告所覆盖。
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影视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但如若不加节制,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愚乐”。人类也就难免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网改”影视剧对年轻受众潜移默化作用特别突出,如果仅为追求收视率和高票房,降低精神和文化高度,丧失其应有的社会教化功能,就会完全沦陷为媚俗的娱乐工具,最终不免陷入被社会诟病,受众唾弃的局面。唯有主动承担正面教化和熏陶功能,打造使年轻受众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精品,让钟情于“网改”影视剧的受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与受众和影视市场共同成长,才能获取强劲的发展动力。
(三)“网改”影视剧琐屑叙事中民族精神表现不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
以言情剧、后宫剧、生活剧为主的“网改”影视剧,摒弃了沉重的宏大叙事,热衷于在庸常生活中不厌其烦地进行家长里短、油盐柴米、尔虞我诈等琐屑化叙事,既漠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传播,又逃避大众文化的社会承担。
同样是通过后宫生活琐屑生活表现女性的争斗与成长的后宫剧,韩剧《大长今》宣扬的是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精神,传播的是韩国传统文化中“宽容、博爱、正直”的正能量。而根据我国网络文学改编的《甄嬛传》讲述刚入宫时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的女孩甄嬛,在残酷的宫廷环境中,受到以皇后为首的宫廷势力的暗算和迫害,经历了系列惨痛教训后,她终于懂得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比对手更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故事,传递的是扭曲的“以恶抗恶”的价值观。
《大长今》通过精巧的故事、精美的菜肴不厌其烦地宣扬:“千万不可以呈上对吃的人有害的饮食”、“绝不让饮食成为某些人牟取财富和权势的工具”,弘扬健康的韩国饮食文化,给受众以极大的视觉享受,又弘扬健康的人生价值观。而《甄嬛传》中美食、鲜花、香料、华服等美好事物,总是被用于陷害、催情、流产、不孕、杀戮等阴谋。因该剧传播不正确的价值观,受到《人民日报》“以恶抗恶腐蚀社会道德”的严厉批评。
虽然生活剧是规避了政治话语的世俗性作品,但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不是它的全部。韩国的生活剧非常重视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以170集的《看了又看》、83集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为例,在冗长的剧情和琐屑的叙事中,生动细腻的细节完美地融合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谐社会、文化传统等概念。对长辈的尊重、对传统的恪守、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在剧中反复表现。
我国的“网改”生活剧题材时尚,冲突激烈,受到观众热捧。但家长理短、柴米油盐的琐碎叙事中,世俗和平庸占据了主流,对我国“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表现不足。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双面胶》、《蜗居》、《小儿难养》、《宝贝》等的作品不厌其烦表现婆媳大战,夫妻出轨,小三横行,二奶搅局等冲突,过度地激化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消极影响不容小觑。有人声称:看了《蜗居》不敢恋爱;看了《双面胶》不敢结婚;看了《小儿难养》不敢生育……同样是国产生活剧,《渴望》中刘慧芳、宋大成所代表的中国老百姓的善良与宽容感动了几代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达观乐天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真诚的道德信念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强大力量。我国的网改影视剧要想走得更远,应从民族精神中挖掘直面现实的勇气,关注人性的温暖,呼唤家庭责任和社会良知,传播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正确的伦理道德,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网改”影视剧不应丧失它应有的认识教化功能,应该引导社会个体以符合国家现代化要求的价值标准解决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所引发的自我意识矛盾,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体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它独特的影响和作用。这也是影视剧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致婓迪南·拉萨尔[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9卷.1953:581-58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