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数码绘画的数字化艺术特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7 14:4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曹译文
分享到:

 

  摘 要:数码绘画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数码视觉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决定了数码绘画的数字化艺术特征。数码绘画的这些数字化特征正是可以代替传统绘画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欣赏的数字化需求。

  关键词:数码绘画;视觉技术;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96-01

  一、图形与创作的规则性

  我们利用数码视觉技术进行数码绘画创作,必须通过各种数码绘画软件,而这些数码绘画软工作要按设定的程序办事,因此它在创作过程上,就有了非常明显的“规则性”数字化艺术特征。

  这种规则性首先体现在图形的绝对精确化。比如Photoshop软件中的各种滤镜效果,貌似是一种偶然而随机的效果,实际上滤镜效果对画面的影响程度要通过创作者对参数的调节得到,并且影响的程度绝对均匀;再如用图形软件画出的正方形之类的几何图形,绝对是精确和均匀的,与用传统媒介绘制的图形相比,缺少了手绘自然、随机化的特点,更多的是体现现代主义设计概念中的“机械美学”。其次是创作过程的绝对程序化。例如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物体材质,所有的材质必须先做成平面图片,然后在包裹在已经建好的物体三维模型上,再通过修改影响材质的参数来调节它的受光度、平铺的密度等,最后通过渲染器来渲染最终的二维效果图,先后的次序不可颠倒,而传统绘画的创作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由。

  二、色彩的数字性

  再来看数码绘画中色彩的数字性。计算机提供的色彩和传统的颜料是有区别的,有经验的人可以分辨出大约13000种颜色,而传统绘画中的色彩是通过减色法获得的,颜料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就不断地降低,因此有很多种人眼可以分辨出来的颜色无法调出,也就是说传统绘画不能表达出自然界中人类能分辨的所有颜色。而电脑屏幕的色彩是通过RGB三原色的加色原理混合后获得的,现在一般的电脑屏幕都能显示24位色,也就是能显示16777216种颜色,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眼可以分辨的色彩范围,足以真实地还原出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因此数码绘画的色彩表现力大大超过了传统绘画。因此艺术家在用数码设备绘画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考虑现实中的颜料问题,可以只以视觉的需要为原则设计画面,只要你能想到的色彩都可以达到,这种色彩比现实颜料更纯净,没有杂质,当然前提是要看创作者对这种计算机色彩的理解程度如何。这就是传统媒介所不能比拟的数码绘画色彩的数字性。

  三、表达的虚拟现实性

  “写实”曾经是西方古典绘画所长期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不少人在追求“超写实主义”又称“照相写实主义”绘画,试图以手绘的画面产生只有照相才能产生的逼真效果,其复杂的写实技巧令人拍案叫绝。随着数码绘画艺术日趋成熟,其精确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使得数码绘画能够更加逼真地摹仿自然影像,艺术再现的真实性因数码绘画的诞生而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此外,CG艺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表达对于现实和超现实世界的各种艺术遐想,可以更好地拓展表现对象。数码绘画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前面提到的写实之外,可以跨越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进行创作。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三维技术,使得数码绘画的表现更具有冲击力。数码艺术家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创作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拟物品、场景甚至生物,还可以虚拟改变历史和未来的各种饱含创作者想象力的场面和情节,更加刺激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种种幻想需求。科幻、魔幻等题材越来越成为常见的表现内容,其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则更为丰富。虚拟现实所具有的对感官世界的强大的冲击力成为艺术创作表达的新追求,它为人类创造出对包括摄影在内的传统媒介来说不可能实现的视觉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也构成了它自身独特的数字化美学特征。

  四、网络艺术的交互性

  网络时代的数码绘画艺术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交互性。数码绘画艺术是典型的数字平台,它完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元化、跨媒体,可迁移性强,使大众、艺术品、艺术家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交互性给数码绘画艺术的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也广泛影响了大众的审美与文化观念,让大众不仅是在“欣赏美”,同时也在“创造美”。

  在上世纪末网络技术还没大规模普及的时候,传递信息的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发布与接受,即单向传递方式。艺术家很难了解大部分受众的反应,更不用说进行相互沟通。而网络媒介的介入使得信息的传递变成了双向的、互动的。创作者与欣赏者可以进行及时的图像、声音、文字、视频等多手段的交流。如博客和微博的出现,各种自媒体的普及,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与其欣赏的艺术家交流,从而实现了真正的交互。正是这种双向交流的特点能够使信息接受者相互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使CG艺术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参与的艺术。

  数码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也包括了人们的审美意向及习惯。数码绘画的这些数字化特征正是可以代替传统绘画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欣赏的数字化需求。历史上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从未像今天如此的紧密,科学技术的变革对艺术的渗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彻底。数码绘画相比传统绘画还相当年轻,特别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我们面对的问题在于数字化绝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而是一种影响未来绘画艺术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