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电影《美丽心灵》男主人公心理发展解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9 20: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熊丽娟
分享到:

 

  (二)国防部官员帕切尔

  纳斯自视甚高,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但又害怕失败。得益于天才的灵感与不懈的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惠勒实验室,为美国国防部工作。一次,国防部的官员请他破译苏军的密码,他出色完成了任务,然而国防部的官员不让他涉及更多的秘密。这时,另一个幻想人物帕切尔出现了,他让纳斯担任破译密码的特工,并提高其保密等级。这让我们看到了纳斯对事业上更大成功的渴望。实际上,在美国国防部工作就代表着纳斯事业上的一个成功,然而对于他来说,并不满足,当他感到越来越成功的时候,他越加不能接受失败。帕切尔这一幻想人物的出现舒缓了纳斯对失败焦虑的内心。他不仅仅是纳斯内心世界“老大”形象的化身,而且赋予了纳斯一项内心所期盼的“T0P SECRET”任务,这样至关重要的任务是对他事业上的更大成功的肯定,同时也满足了他出人头地的渴望。

  (三)小女孩玛休

  纳斯幻想中的第三个人物玛西,是查尔斯的侄女,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她天真可爱,是纳斯心中的女性情感填补。从纳斯在酒吧中因不了解女性情感而被对方扇了一个耳光的情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情感经验比较欠缺,也相当不成熟。在他被聪慧的艾丽西亚即后来的妻子引入爱情领域并为之吸引时,强烈的情感冲击让毫无情感经验的纳斯受到极大重创。因此,纯真无邪的玛休开始成为纳斯头脑中异想天开的生成物。也就是那一次,纳斯向幻境中的室友查尔斯说起艾丽西亚时,一脸的幸福溢于言表。他说:“她非常美丽,更不敢叫人相信的是竟然很喜欢我……我应该娶她吗?”可以说,对于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玛休的出现,是纳斯渴望人性温情,家庭温馨的体现,是被爱的需要。

  三、主人公纳斯非理性幻觉的突破

  精神分裂牢牢控制了纳斯,但纳斯涅槃重生,自我和原型从冲突对立到妥协融合,他的心智在不断地向前拓展、突破,最终回归理性,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

  (一)幻觉的苏醒

  纳斯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严重,已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幻。而艾丽西亚的不离不弃的爱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存在。也正是这一真实的情感让纳斯开始关注现实世界,从真与假的迷惘中慢慢苏醒。正如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感言中纳斯的话:爱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是没法用正常的逻辑去推断的。

  从影片中关于纳斯在受到三个幻想人物同时要逼杀艾丽西亚时的那场挣扎来看,这是纳斯开始正视自己的转折点。纳斯的精神分裂症复发,艾丽西亚想打电话给医生让来治疗,但帕切尔对纳斯说道:必须把她阻止住。纳斯担心妻子的生命安全,就说:不要牵扯到她。在帕切尔掏出手枪准备打死艾丽西亚时,纳斯却冲过去撞掉了他的枪。在艾丽西亚逃出之后,三个幻想人物同时出现并给他巨大压力。帕切尔铁着脸、拿着枪,对他说:杀掉她,不是她死,就是你死!就在这个时候,查尔斯和玛休也来了,查尔斯说,就按照他的意思去杀掉她;玛休拉着他的手,似乎也在暗示他去杀掉艾丽西亚。此时,纳斯望着多年来一直没有任何变化的玛休,他顿时清醒了,于是飞奔出去把艾丽西亚挡住,激动地对她说道:玛休她一直就没有长大过,这绝对不是真实的。纳斯的清醒,正是由于他不愿意看到深爱他的艾丽西亚受到任何伤害,也正是艾丽西亚对他的真实情感让他分清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觉。

  (二)理性情感的回归

  纳斯妻子无可动摇的爱和坚定的信念让他回到了现实,也激发了他正视自己的勇气。在他的意识中,情感不再是一片空白,这是他的动力,他决心同疾病抗争到底,摆脱那些非理性情感的控制和幻觉的困扰。

  纳斯的康复过程是艰难坎坷的,一开始困难重重,人们笑他是疯子。幻想中的查尔斯、玛休、帕切尔一直纠缠着他。例如,在出院一段时间后回到普林斯顿,希望能呆在学校图书馆却因管理员没有看备忘录而被认为没有身份认证拒绝进入,纳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情绪让帕切尔再次出现,情绪一度失控,趴在图书馆的窗台上喃喃自语,焦躁不安。然而在妻子和朋友马丁·汉森的鼓励下,他靠自己的意志坚持了下去。他选择忽视幻想中的人物,像饥饿者控制自己的食欲一样,他靠意志控制着自己对数字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不断克服自我,超越自我,面对失败,他不再过多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和嘲笑。面对孤独,他主动融入人群。纳斯说:“他们都是过去,每个人都会被过去所缠绕。”在他的努力下,幻想渐渐地远离……影片的结尾部分非常动人:只见纳斯轻轻地挥挥手,和蔼地笑着向他那几位幻想中的“朋友”告别,这一情节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圆满了主题——幻象的世界已渐渐地远离了他,乌云尽散,光明显耀他的内在世界康复了,理性又重现了美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尹辉.爱与孤独——电影《美丽心灵》赏析[J].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2010(02).

  [2] 白念文.理性与疯狂:电影《美丽心灵》的叙事视角解读[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1).

  [3] 陶稀.理性的光辉 美丽的心智——电影《美丽心灵》美感三题及其他[J].美与时代,2003(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