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探析电影《珍珠港》中战争与人的关系(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3 17: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河
分享到: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之中,人民为死去的战士悲哀痛惜,对发动战争的纳粹们的罪恶行径愤恨不已。美国政府终于对轴心国宣战了,广大的美国人民想尽快用战争的方式结束战争,年轻的军人走上战场,他们带着悲愤之情攻入日本上空,用同样的方法突袭日本本土,在风雨飘摇的战场做勇敢的战斗,将生死抛之云外,奋勇杀敌以报家仇国恨……

  这就是战争,不论主动发起战争还是被动复仇都是一种残酷的军事行为,有战争就有死亡。当战争打响,电影前半部分的一派祥和景象不复存在,珍珠港上燃起熊熊火焰,大地在一次次的炸弹袭击中震颤着,人们在痛苦中挣扎,在绝望中死去,所谓的文明、美德、仁爱在战争中都变得如此渺小,此刻的世界只有“杀戮”二字存在,这样的战争景象确实让人叹息不已。

  三、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战争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主体,人通过精神思想来认识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行为来改变世界。战争是人类最“低等”的拙劣行为方式,在《珍珠港》中我们可以领略惨烈的战争场面,感受到人在战争爆发时展现出的无奈、渺小。他们在痛苦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非正义的战争残忍剥夺了人的生命、自由之权力,许多人流血、奔逃,眼神中只有无尽的哀伤悲痛。战士们牺牲了,他们的尸骨被埋葬在战场之上,但是他们奋斗、反抗的精神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纳粹的战争“情怀”源于自身的感情,当法西斯分子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充斥了自己的神经的时候,其他民族的人却成了牺牲品,他们肆意屠杀周边国家的“劣等民族”,犹太人、中国人都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大量普通人的牺牲让这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更加恐怖。法西斯领导者并没有因为获胜而停止杀戮的步伐,他们继续开辟战场,期待能够在更多地方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统治的殖民地。当战火蔓延到美国国土,当第一枚鱼雷击中美国战舰,我们看到的是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助,他们都是一部分“兽性大发”的战争狂人的牺牲品,他们的躯体永埋于太平洋深海,但是他们的牺牲同时也感染、刺痛着美国人民,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

  当眼中布满血丝的美国人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已经被珍珠港上牺牲的战士所改变,“进攻!”是当时最能打动美国人的口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美国本土遭到了偷袭,无数人在战场上牺牲了,这是之前谁也不敢想象的,但是事情已然发生,必须对此做出应对,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争思想渗透到美国军人心中,他们要为了正义而战,为牺牲的战友而战,为受纳粹奴役的人民而战。在电影中美军对日本本土的复仇成功实现。然而对于在战场上无辜牺牲的人们,他们被残忍地剥夺了生命,这种他人无法体会的悲哀在战争中被无限放大。战场上的人们看不到希望,当他们幸存之后回首观望,能看到是人性的堕落,更有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些炮火不断燃起的场景,源自于人性深处的邪恶,人的精神意志虽然可以控制战争的走向,但战争中的人性更多展示出的是自私自利、残酷无情。因而当今的人们应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和平。

  四、结 语

  电影《珍珠港》为我们呈现了残酷、惨烈的战争场面,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战争课,但是我们在领略偷袭珍珠港的盛大场面之后,更要进行深入的战争反思,看到战争对人的戕害,找到战争与人的关系,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战争,从人性角度发现战争的邪恶一面。诚然人是发动战争的主使者,也是结束战争的策划者,二者之间隔着“人性鸿沟”,我们应该从战争中分析出真正主宰人的元素,才能为战争下结论,并为战争找到“负责人”,也能给更多的观者、读者带来正确完整的战争启示。

  [参考文献]

  [1] 罗卫萍.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情报失误研究[J].军事历史研究,2008(02).

  [2] 张尚谦.珍珠港:解释、争论及其背后[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3] 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J].读书,2012(07).

  [4] 林国淑.关注的层面与角度——对我国战争题材电影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电影的思考[J].当代电影,2008(11).

  [5] 王湖清.浅析《珍珠港》在表现悲剧意蕴上的成功与不足[J].大众文艺:理论,2009(08).

  [6] 胡秦葆.枪炮与玫瑰(影评二则)——美国巨片《珍珠港》观后[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1).

  [7] 张黎明.《珍珠港》:战火中滴血绽放的玫瑰[J].电影文学,2009(1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