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萨布兰卡》中里克的人格魅力(2)
看见自己昔日的情人来请求自己,心情该是怎样的呢?影片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带回了里克和伊尔莎相识相知的日子。几年前,里克和伊尔莎相识,并热恋了。他们最后一次相约会面的地点是在车站。法国战败,纳粹军队即将进入巴黎,里克和伊尔莎约好一起离开,但她并没有出现。他不知道为何当初她抛弃他,只留下他一人在车站傻傻等待,等来的只是她托人送来的一张纸条,仅仅告诉他她不能同他一起双宿双飞,请求他不要追问原因,只是让里克相信,她爱他。对于一个处于热恋中的人,这种打击是巨大的、沉重的。从此,幸福和快乐便从里克的生活中消失了。
俗语说,无巧不成书。几年后,两人竟然在卡萨布兰卡不期而遇。这种巧合和偶遇,是令人期待的。里克这么多年,也许从来都没有真正快乐过,也许并没有期待过还能见到她。观众期待揭开那多年沉积在里克心中的结,到底为何伊尔莎离他而去?他能否答应伊尔莎的请求,为她办理通行证,给她自由?还是他会趁机报复,以泄多年的恩怨?
三
影片《卡萨布兰卡》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遐想,也许这就是经典影片的与众不同。随着情节的进展,里克终于知道了伊尔莎为何当初不加解释地离他而去的原因。当初和他热恋时,伊尔莎原以为自己的丈夫已经死去了。但后来知道他还活着,虽然她爱的是里克,但她不能舍弃一个需要她的人,便义无反顾地离他而去,回到了丈夫的身边。里克理解了她,并宽容了她。他面临着一个选择:爱情还是正义?他可以将伊尔莎留在身边,也可以将其护送出去。里克最终选择了后者。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为伊尔莎和她的丈夫弄到了通行证,并护送其离开卡萨布兰卡。
里克高尚的精神,让人们为之震撼和感动。他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也许正是他人格的恒久魅力,才使得《卡萨布兰卡》经久不衰,越酿越醇。或许有人认为,《卡萨布兰卡》是一部悲剧,正如许多犹太人在观看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对夏洛克的处境感到极为不公和失望一样。假使这种设想成立,也不会影响影片的震撼力,因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2]20根据黑格尔的说法,悲剧是人在考虑问题是具有片面性,而导致的行为扭曲。或许,在里克见到伊尔莎之前,在看似平静的生活的背后,他的心理是压抑而沉闷的。但当他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原谅了她的行为,为她获得了通行证,并保护伊尔莎随其丈夫拉斯洛离去。这种原谅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然而,他却十分乐意这样去帮助她。或许,当飞机开动之时,他并不想和她分开,但他理解她。既然爱她,就要给她最好的礼物——那张能够给她自由和幸福的通行证。
通过里克的行为,让我们看到,自我牺牲、勇敢,是多么崇高的情感。在生活中,我们要找机会发挥这种崇高的情感。如果我们有一双能够识别美丽的眼睛,我们就会看到,人生中美丽动人的瞬间也总是到处都是。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人的一生的精神、倾向和特色,都是人本身的性格所造成的: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虽然不由人来决定,这些事件的精神却是由人的性格来决定的。[2]44正因为里克的豁达、勇敢和崇高,让他昔日的情人重获了自由,他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重获了生活的快乐。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艺术除了再现生活以外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说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切艺术都做得到的。[2]95电影作为艺术手段之一,真的做到了教育我们的作用,它扩大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可能了解那些不熟悉的现象的真正意义。《卡萨布兰卡》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原谅别人,如何去面对新的生活,如何去度过苦难而不抱怨。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美的存在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现实(或自然)中的美、想象中的美以及艺术(由人的创造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客观存在)中的美。[2]32通过观看影片,我们看到了男女主人公的美貌,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而里克的心灵道德美,是通过我们的思想感受到的。里克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传达给了我们心灵美的力量,使我们更锐利地分析和评价生活中的现实之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重要的是通过观看《卡萨布兰卡》,我们要锻炼美感的鉴别力。越早拥有它,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就会愈进步、愈完美。或许有人说,美是稍纵即逝的,然而,心灵的美则是永恒的。里克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当一代代不同的人观看这部影片时,都会被里克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不老”的美用在这里,是无懈可击的。
电影让我们懂得,最求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化,我们无限感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通过网络技术,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几乎可以不受空间的制约而进行交流。科技的全面进步带来物质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而哲学、思想、文化的历史性推进,使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充分地体味到“文明”的意义。在这多元化的时代,经典影片的意义非凡,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更能对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让人们看到真正的人生意义所在。正如《双城记》中的男主人公一样,在女主人公遇到困境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了让她获得幸福,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她的丈夫。这是一种“救赎”,这种救赎的意义是深远的。也有如罗马诗人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所说的那样:造化在我们的灵魂中播种下了一种不可抗拒的爱,使我们爱一切崇高的东西,爱一切比我们更神圣的东西……当我们观察整个生活的领域,发现皆是绝妙、伟大和美丽时,我们就立刻明白了人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闺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2.
[2]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