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2)
3.最后是统合观点。这是与之前传统媒体的平衡观点相对而言。这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背景的需要,同时也是权威发声聚合民意的需要。首先说当下我国社会状况,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和攻坚期,各个领域都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既有的利益格局面临重新分配,随之带来的就是价值冲突、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严重。为此,统合观点就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业在平衡各方观点之上的进一步提升。媒体对各种观点进行统合,要注意尽可能的使之更加系统、有条理并且朝着一个更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去进行。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要发挥其相对新媒体的“权威”优势,凭借其专业权威发声在新媒体环境下找到自我的不可替代性,从而确立自我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要在新媒体时代做“权威”的新闻。
三、权威与新闻客观性
传统新闻和传统媒体都强调新闻客观性原则。权威则必然会冠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引导与解读。那么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与新闻客观性原则冲突么?到底该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是因为客观性原则本就不是一种超越历史、超越文化、超越国家、超越时代的恒定不变的原则与标尺,而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制度安排与新闻文化形式[1]。当前媒介环境变化也要求报道方式与原则有所转变。并且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可能达成的,只要涉及到新闻事实的选择则就必然带有主观成分。另外,在新闻报道写作过程中的词语的选择,篇章的组织,这些无形的语言都会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舒德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20世纪30年代的客观性理念虽然是一个很流行的新闻学价值观,但它刚一形成便土崩瓦解了”[2]。
其次,新闻报道目的的本身并非是受某原则限制,而是通过一些原则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这其中就包括告知、引导、议论、整合等。因此,用权威的报道来促进社会公平,保证传统媒体职责的更好履行,进而改善公共生活环境,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这一做法并无不妥,无需诟病。所谓媒体客观性的原则和中立者的角色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具体到某些语境下进行。比如记者采访时不应该提前判定采访对象的性质,而是应该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但是当其完成采访过程,进入新闻报道的写作阶段时,必然受记者固有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让其报道呈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倾向,但这并不能作为新闻报道不专业的理由。
参考文献:
童兵,樊亚平.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转型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型[J].新闻与传播,2015(2).
(美)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