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微电网并网/独立模式自动无缝切换控制策略(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0 09:5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静等
分享到:

 

  1.2 独立到并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当大电网状态恢复正常后,微电网与大电网经过一个同期调节过程,在满足同期条件时,微电网自动切换至并网运行模式。在以储能单元作为主网单元的系统里,微电网的同期过程利用PCS实现。PCS通过比较PCC两端微电网和大电网电压矢量偏差,调节储能换流器输出电压矢量,进而调节微电网电压矢量,直至微电网电压矢量和大电网电压矢量满足并网条件时,闭合并网开关实现微电网同期并网。

  微电网在同期过程中,系统内其他分布式电源始终以P-Q模式并网运行。由功角特性调节原理可知,微电网母线电压矢量突变会引起其他分布式电源脱网。此外,微电网微小的同期偏差会引起各分布式电源很大的电流冲击,导致各分布式电源脱网。因此,基于储能换流器微电网同期调节技术,是实现微电网平稳同期并网的关键所在。

  1.2.1 微电网同期并网控制方法

  基于PCS主网方式的微电网同期控制采用了微电网母线电压矢量定向控制,调节原理如图3所示。PCS根据实时的大电网电压和微电网电压信号,通过电压矢量d轴定向控制技术,不断调节微电网母线电压矢量,使得满足同期条件: .

  图9、图10分别为微电网PCC点两端交流母线的电压波形和电压相角变化波形。由波形可见,在第28 s时,大电网恢复供电;经过约2 s的同期调节过程,在第30 s时,PCC处并网开关闭合,实现微电网由独立模式到并网模式的平滑切换。且在切换过程中,由图11(微电网同期过程系统负荷三相电流变化波形)可知,系统负荷电流无明显波动,从而验证了微电网由独立模式切换至并网模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了网内用电设备可靠、安全的供电。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含有风光储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系统,介绍了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和并网/独立两种运行模式,并对两种运行模式自动无缝切换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中,在微电网由并网到独立模式的切换过程中,我们主要分析了以储能变流器从P/Q模式向V/F模式平滑切换的控制方法、电源-负载不匹配特征信号被动式识别、基于锁相环的频率扰动主动式识别和主动被动混合式的电网状态识别方法。在微电网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时,主要分析了微电网同期并网原理和储能换流器平稳同期控制策略,并在RT_Lab搭建的微电网模型中验证了并网/独立模式自动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从而为微电网示范工程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经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裴玮,李澎森,李惠宇,等.微网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测试平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1).

  [2]鲁宗相,王彩霞,闵勇,等.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9).

  [3]刘波,郭家宝,袁志强,等.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调度策略研究[J].华东电力,2010(12).

  [4]高志强,孟良,良宾,等.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控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03).

  [5]唐西胜,邓卫,李宁宁,等.基于储能的可再生能源微网运行控制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03).

  [6]KATIRAEI F,IRAVANI M R,LEHN P W.Micro-grid autonomous operation during and subsequent to islanding process[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2005(0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