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暴力索还律师代理费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0 11:1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凤梅
分享到: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迅速活跃起来,伴随着民间借贷而引发的暴力索债的案件也逐渐增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构成抢劫罪的必要要件。因此,对侵犯财产犯罪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决定了使用暴力手段下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能否构成抢劫罪。因此,正确理解抢劫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于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抢劫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抢劫罪暴力行为非法占有为目的

  作者简介:黄凤梅,宁都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法学本科,研究方向:刑法学;孙家乐,宁都县人民检察院研究室,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091-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刑事实务中对抢劫罪中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抢劫罪、不构成犯罪与敲诈勒索罪之间存在争议。本文引述暴力索还律师代理费案件为例进行探讨。被害人曾某2012年底代理了被告人刘某涉嫌强奸案件后,双方因为律师代理费问题产生纠纷,被害人曾某拒绝返还其五万元律师代理费。2013年2月9日(2012年除夕夜),被告人刘某伙同陈某、曾某等三人,以咨询案情为由将被害人曾某骗到宁都县某广场旁的咖啡厅中。被告人刘某质问曾某代理其案件中的代理费花费情况,并要求曾某退还五万元代理费。曾某拒绝退还代理费,刘某就用拳头对其实施殴打(造成曾某轻微伤甲级)并逼迫曾某写下借刘某五万元钱的借条。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对于被告人刘某等人与律师因代理费纠纷而引起的暴力索还律师代理费的行为,应属于无罪、敲诈勒索罪还是抢劫罪。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起案件中应认定刘某等人构成抢劫罪。因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其实施了殴打(造成曾某轻微伤甲级),并逼迫曾某写下借陈某五万元钱的借条和胁迫曾某到自动提款机处取了一万元钱交给刘某。欠条作为债务关系双方的一张凭证,具有价值,强迫写下欠条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债务,刘某行为不仅侵犯了曾某的财产,而且侵犯了曾某的人身权利,其行为构成抢劫罪既遂。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起案件中应认定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不构成犯罪。因为犯罪嫌疑人主观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嫌疑人刘某与被害人曾某在案发前相互熟识,因为双方因为律师代理费用产生了纠纷,曾某拒绝返还律师代理费,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多次催讨无果的情况下,伙同陈某、曾某等三人通过暴力的手段索还律师代理费。双方存在债务纠纷,虽其行使权利的手段超过了法律允许的范围,但索还的数额没有超过争议的律师代理费,对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的行为不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应认定为民间经济纠纷。

  第三种意见认为,该起案件中应认定刘某等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是根据被害人的主观状态为判断基准,被害人是一名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成年人并且自动提款处是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刘某用拳头对其实施殴打的行为不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犯罪嫌疑人刘某实施的暴力或者胁迫的行为后,向犯罪嫌疑人刘某打下五万元欠条。这欠条意味着刘某允许被害人曾某在日后的时间交付财物,这与抢劫罪要求的"当场"劫取财物不符,成立敲诈勒索罪。

  二、问题的展开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为: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而且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构成要件中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是手段行为,强取公私财物是目的行为。对于本案刘某等人与律师因代理费纠纷而引起的暴力索还律师代理费的行为的界定也应立足于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综合予以考虑。

  首先,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财产犯的法益是财产的所有权,即财产所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除挪用犯罪以外,其他犯罪都是对所有权全部权能的侵犯,对所有权整体的侵犯,是绝大部分侵犯财产罪的最本质特征。抢劫罪的前提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刑法》第2条与第13条的规定,刑法应当保护财产所有权。但保护财产所有权的前提,是有效保护对财物占有的本身。财产犯的法益首先是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其次是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改变现状(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但在非法占有的情况下,相对于本权者恢复权利的行为而言,该占有不是财产犯的法益。例如,某人抢劫了摩托车,在找不到失主的情况下,不存在返还问题,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收为国家所有。某人对摩托车的占有,就是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改变现状的占有。

  本案中刘某与曾某虽存在因为律师代理行为而产生律师代理费的纠纷,民法上律师代理费是否应该返还刘某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的确认,但是即使民法上刘某可以获得律师费的返还,也不能通过暴力的手段取回律师代理费。也就是说,即使民法上认定了被害人曾某应当返还刘某律师代理费,但是刑法保护这种现实的占有,刑法不允许他人任意侵害行为人占有的财物。刘某要想恢复对律师费的所有,就是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改变现状的占有。

  有观点认为索还的数额没有超过争议的律师代理费,对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的行为不应当认定抢劫罪,应认定为民间经济纠纷。该观点对"非法占有"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错误的认为取回属于自己的财物不应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应属于民间经济纠纷。抢劫罪所保护的法益包括他人对财物事实上的占有,行为人以不法手段取回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的,成立刑法上的犯罪。本案中刘某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改变占有的现状,而不得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获取财物,因为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获取财物侵害了抢劫罪所保护的法益。

  其次,抢劫罪中的暴力,它的行为特点是暴力作用点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的人身。暴力的轻重程度仅是抢劫罪量刑情节,对抢劫罪的构成并无影响。只要存在暴力,并以此取得财物,即可以构成抢劫罪。行为人使用一定的暴力是为其一定的目的服务,抢劫罪中使用暴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财物。本案刘某等人用拳头对其实施了殴打(造成曾某轻微伤甲级)的行为是否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暴力、胁迫等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是客观构成要件,必须进行客观的判断,可以通过考察暴力、胁迫的程度、样式、手段、场所、行为人与被害人的人数等因素具体分析。本案中刘某伙同陈某、曾某等三人对被害人曾某实施了殴打并导致被害人伤害(轻微伤甲级),虽然被害人是一名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成年人并且自动提款处是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但犯罪嫌疑人在被害人不答应交付财物将会当场再次实施暴力,被害人曾某为及避免再次受到殴打而被迫交付财物。综合考察暴力、胁迫的程度、样式、手段、场所、行为人与被害人人数等因素本案中刘某伙同陈某、曾某等三人对被害人曾某实施了殴打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

  最后,本案刘某等人逼迫曾某写下借刘某借条能够认定为抢劫罪。抢劫罪所侵犯的对象包括具有财产权利的债权性证明文书,包括欠条。表面看来,刘某强迫写下的是一张欠条,侵犯的仅仅是在法律上债务的债权性证明文书,而非实实在在的财物。事实上,刑法规定的抢劫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合法所有权,即不仅仅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财物,也包括具有财产权利的债权性证明文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据此表明,欠款凭证本身虽不是财产,但却是财产权利的主要证明凭证,得到这种凭证,债权人就可以向债务人主张自己的财产权利。《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第276条之一就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进一步表明了债权也是财产犯罪所保护的法益。欠条作为债务关系双方的一张凭证,具有价值,强迫写下欠条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债务,这种方式又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因此,刘某等人逼迫曾某写下借陈某借条的行为能够认定为抢劫罪。综上所述,认为本案中刘某等人暴力索还律师代理费的行为属于抢劫罪既遂。

  注释: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1页,第702页.

  刘宪权,杨兴培.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