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媒体舆论与法官的前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2-01-03 10:4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对于法官的前见在裁判形成中的作用,法学中历来争论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法学及裁判本身的特质及法官不可避免的要为价值评断,前见在法官的裁判形成中必然起着一定作用,无论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均是如此。  
【关键词】法官前见 裁判形成 媒体舆论  
    
  由于法律及法学本身的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质,法官在形成裁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为价值判断。虽然在形成裁判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中立客观一直是历代法律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官的前见在该过程中起着一定程度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法官的前见及媒体舆论的巨大影响简述  
  (一)法官的前见简述  
  所谓法官前见,“是指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一种判断,主要包括主体所在的历史文化传统(先行占有)、主体进行理解所借助的语言概念和语言方式(先行视见)和主体在理解之前所具有的观念、假定和思维方式(先行掌握)等”。对法官而言,前见是法官诠释法条、寻找规则、对案件事实为判断乃至最终形成裁判的过程中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前提和基础。  
  依据伽达默尔的理论,可以推断法官的前见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和其本身主观因素所决定的,它直接参与法官裁判形成的活动并发生影响,且在法官的理解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拉伦茨教授曾提及“先前理解一词,今日有时也运用到另一种——与诠释学学者所理解者不同的——意义上。于此,……它变成判断者所承受的先入之见的拘囿,这些先入之见来自于判断者的社会周遭环境、其出身及教育、并有可能决定其判断。”本文即在这两种意义上使用“前见”这一词汇。虽然拉伦茨教授明确表明应区分“先前理解”与“先入之见”,但本文作者认为,抛开诠释学理论对以上概念的争论不谈,由于人思维过程的特质,如主观性、思维整体性等,拉伦茨教授所提及的“先前理解”及“先入之见”这两个在诠释学上或许全然不同的概念在法官形成裁判的过程中的作用有时也难以断然分开,毋宁可以说是同一个思维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甚或是两个不同角度。  
  (二)媒体舆论的巨大影响及其对法官前见的影响  
  法官前见的形成正如前文所述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法官主观因素等多种因素,本文即拟从媒体舆论对法官前见形成的巨大影响的角度试作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本文中所指媒体为广义概念上的,含电视、广播、纸质媒体和网络等)舆论对民众生活的介入和影响日益增强,媒体的舆论力量之日益强大有目共睹。而随着媒体对司法活动介入和报道的深入,传媒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及媒体审判现象日益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可否认,媒体一直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监督司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司法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但是,媒体的力量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或使用过度也会造成恶果。比如说“不少传媒热衷于对一些法院未审结的案件加以报道,在报道时丝毫不顾及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感情是否足以造成法院不得不听命于传媒的舆论环境。  
  客观地说,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媒体舆论可以说对法官形成积极、客观的前见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此点在本文后面将一一论及,在此不作赘述。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媒体舆论对法官形成裁判时的影响。  
  二、媒体舆论对法官的前见的直接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法官的前见是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也会对其最终形成裁判产生一定影响。可以说,法官的前见对法官形成裁判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时由于一些因素的作用法官的前见中会存在一些偏见,但大多时候,其前见是有助于正确、客观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裁判的形成的。而在当今社会,媒体是民众乃至法官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舆论对法官前见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本文所指的该影响的直接作用(又可称为显性作用)是指媒体舆论压力直接作用于法官而使其前见发生自动或被迫的转变。  
  这种直接影响即是与近年颇受法学界关注的媒体对司法公正的侵扰及“媒体审判”现象有关。“媒体审判是指媒体在案件未作出裁判以前,主观认定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就案件事实和结果作倾向性的报道和评论,使受众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未审先判’的局面。”数年前发生在河南的一起交通肇事案,即在全国法学界引发大争论的张金柱案就引发了法学界对媒体力量与司法独立的的问题的反思。当时,案件发生后,由于案情的一些特殊之处引发了媒体的大量报道,且报道中充斥了大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类的情绪化且涉及未审先判的不恰当的词语,最终,当被告人被极为罕见地以交通肇事罪判以极刑时,该被告人临刑前哀叹“我是死在媒体手中”。而这更是引起了不少法律人乃至民众对媒体舆论作用的反思。  
  可以说媒体影响审判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影响法官的前见而进行的,这种直接影响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法官依其前见对如何形成裁判有其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媒体舆论的强势及由之形成的狂热的公众舆论压力,法官作为一个社会中人迫于各种压力,尤其是无形的社会压力,放弃了依从自己正确的前见形成裁判的机会,失去了独立审判之立场,转而依从媒体及公众的意见裁判。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的前见表面上并没有改变,但事实上,从法官依前见为裁判的角度看,法官事实上的依之为裁判的前见确已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作出的裁判,虽然表面上看“顺应”了民意,但其裁判结果往往仅是一时狂热情绪的结果,并不符合社会真正的主流价值观念,因而往往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难以真正符合公平、正义这一司法的最高要求。第二种情况则是,法官在媒体舆论的影响下,其前见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而其也依此作出了裁判。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并非不可能发生。比如说,近十年来随着公众及媒体舆论对职业打假人从盛赞、追捧到质疑乃至反对,在全国知假买假的判例中法院的普遍态度也从争议、支持逐渐转变为不予支持。在法官的前见中,对社会生活方式及生活关系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即是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的把握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虽然依伽达默尔之见,人的前见具有历史给定性,但在现实中,法官不会生来即具有这种前见,他也需要不断学习、吸收才能形成正确的前见,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修正其前见。在当代社会,媒体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包括法官了解社会并把握、认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而媒体由于自身的特质,比如对利益的追求及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再加上某些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有限或其他因素所至,一味追求炒作所能带来的巨大效应,使得媒体在报道一些案件时可能会出现过度情绪化,有意或无意的误导民众,乃至压制反对意见的情况。这些媒体报道及由之形成的社会舆论环境有时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及生活关系的观念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当需为裁判之法官专业素质不够过硬或不够客观、冷静时,其极易受该假象所诱惑,进而使自己的前见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而本人也不自觉。这时法官如依自己改变了的前见为裁判时就会产生与前述第一种情况相同的不良影响。这种前见的改变极易转变为法官对案件形成的偏见。 
  正因如此,为避免媒体舆论对司法独立的干扰,近年来,包括极为崇尚言论自由的英国和美国也对媒体进行司法活动的报道作出了种种限制。因此,我国也应在严格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关注对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合理限制。当然,与下文将提及的间接影响相比,在这种直接影响中,法官是握有一定主动权的,其完全存在可以顶住压力形成正确的前见并依之为裁判的可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法官的职业素养当为重中之重。 
  三、媒体舆论对法官前见的间接影响 
  如上所述,除直接作用于法官以外,媒体也可能对法官前见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即是指,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由于媒体舆论的作用引发了过度的公众狂热,而公众的社会舆论压力进而影响了立法走向,而此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受公众影响的立法事实上偏离了社会真实的主流价值观念及公众的合理期待。此时,由于法官裁判既应受成文法拘束又应基于其合理、正确的前见即基于对社会真实生活关系及价值取向的把握作出,且其前见本应准确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关系结构,质言之,应反映社会的真实需求,因此,这种立法上的偏差即造成了对法官的裁判时所依前见的间接影响(又可称隐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与直接影响中的情况不同,法官对自己前见的操控较为被动,其裁判时往往会陷入成文法与正确、合理前见所要求的实质公平、正义对自己形成的影响乃至拘束的两难境地。并且,这种情况的形成涉及因素也更多,一般至少会牵涉到传媒心理、传媒语言、公众心理学、社会学、立法学、法学方法论、法官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中的多个学科,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也就变得极为复杂。  
  在现实,这种媒体舆论引发公众社会舆论压力进而影响立法,从而影响法官前见的例子并不太少,但往往不太明显,媒体及公众舆论压力一般仅表现为影响立法走向的部分隐性因素。但随着我国立法对民众意见听取的愈加重视,这种影响也会时有较强的显示。而本文作者个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以下简称“新交法七十六条”)中关于机动车驾驶员责任的规定的出台可被认为是该种影响的典型示例。  
  1999年8月30日,东北某市出台的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行人横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机动车无违章,行人负全部责任。即应按过错承担责任,驾驶员无过错则不负责任。这一规定即后来被全国媒体热炒的“撞了白撞”。值得注意的是,细读该规定不难发现其适用的是明显的过错责任,根本谈不上“白撞”。可以说,媒体的报道是对该规定一种误读。但正是在这种舆论引导下,全国出现了媒体一致声讨该规定的倾向性报导及由之引发的公众“狂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由于当时公众社会舆论一致要求机动车驾驶员承担交通事故责任从而保护行人的空前压力,明显加重机动车驾驶员责任的新交法七十六条出台了。在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时对机动车驾驶员的事故责任本拟采用过错责任,但“这一规定根据过错原则进行责任划分,让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联想起在社会广为流传的‘撞了白撞’的说法。……但更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这类规定给予了否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振怀表示……应当实行无过失原则,而非过错原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姜颖则强调,法律草案应该既体现出法律本身的尊严,又体现立法者对生命的关爱,绝对不能‘撞了白撞’。”
新交法第七十六条初出台时曾引发一片欢呼,但随着一些在一般民众看来极不公平的案例的出现(如北京发生的号称“新交法第一案”的“奥拓案”等),法学界乃至全社会开始出现了对该规定的反思乃至强烈反对。据《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8月23日的评论文章《“机动车负全责”的人车之争》中引用某调查结果认为“机动车负全责法规不合理与合理的意见以90.85%对0.45%的悬殊比例针锋相对。”而由于社会各界反对之声不断涌现,在多个依据新交法第七十六条裁判的案例所引发的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出台的“新交法”具体实施办法,对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责任划分问题,均作出了与“新交法”第七十六条不甚相同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动车驾驶人的责任。各地方政府似乎试图通过立法在“撞了白撞”与“机动负全责”之间寻求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即在于:很多媒体出于追求轰动效应的需求,用了“撞了白撞”或“机动车负全责”这些可以吸引人眼球的却不能全面、准确地概括法律规定的用语来反映严谨的法律。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追求轰动效应本也无可厚非,但当媒体引发的公众舆论狂热压力“误导”了立法时,就会间接影响法官需为裁判时所依的前见。  
  表面上看,这种间接影响下法官前见的受影响方式与直接影响的情况下并无太大不同。但实际上,这种间接影响情况下法官前见受影响的程度更大且更加被动,法官对自己前见合理性及客观性的控制更加困难并且所引发的裁判后果也更加复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媒体及公众舆论已影响了立法且我国法制又要求法官裁判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依拉伦茨教授之见,法律家的前见应“及于各种社会脉络,包括各种利益情境及法规范指涉之生活关系的结构。”质言之,法律家,当然包括法官在了解某法规范所规整的社会生活关系时,其前见除包括对该规范的认识外,也应包括对该社会生活关系所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公益及一般广大民众的真实意图的把握。  
  这种间接影响同样可分为两种形式且会产生两种不同后果。首先,法官可能会随媒体舆论改变其前见。由于法官不同于一般民众而是具有法律专业素养的法律人,这种情况较少发生。但正如上文所述,法官前见包含了对社会生活方式及生活关系的结构的把握,因此,当强大的舆论尤其是媒体引发的公众狂热的社会舆论压力改变了立法走向时,有些法官很可能会对此种假象所迷惑,误认为社会上一般价值观念已发生改变从而也“响应”社会发展而改变了自己的前见。当法官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前见时,其依变化的前见所为之裁判会符合裁判应受法律拘束的要求(前提是社会舆论已经对立法造成了影响),但却会与社会民众的真实需求及真实价值观相偏离而违背民众的合理法律需求及对法律保护的合理预期。号称“新交法第一案”的“奥拓”案发生后法官依法判决车主应支付巨额赔偿金反而引发了公众对肇事车主的同情乃至反对法官裁判的情况即揭示了这种背离。第二种情况则是法官会形成客观、正确且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关系的前见。法官的前见虽然涉及法官个人的主观因素,但由于前见的“历史给定”性,其形成也会关涉很多客观因素。 
  在这种会使法官处于被动的两难困境的间接影响的情境中,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有时并不取决于法官素养而更在于提高立法技术。  
  四、媒体舆论对前见的正面及负面作用  
  由上所述可知,媒体舆论对法官之前见的形成、改变及运用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媒体舆论对形成正确、客观、合理的法官前见既有正面也有负面作用。  
  1.正面作用。依伽达默尔之见,前见形成后并非固定不变,其会随社会发展变化向前发展。这点对法官尤为重要。法官的裁判有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其裁判应符合实质正义。而若要裁判符合正义及民众的合理期待,其在为裁判过程中进行理解和解释之基础的前见就必须客观、正确、合理。质言之,其前见至少能把握真实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关系结构和一般民众的合理需要。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待规整的缺乏法律素材的生活关系层出不穷,社会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对待某个特定新领域的价值观念并非一成不变,对此法官应及时把握,并顺应社会发展及时修正其前见。但法院及法官的精力、财力有限,不可能经常进行大规模调研。因此,极易与社会尤其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产生认知距离,此点对非基层的人民法院尤为明显。此时,可以做到反映民意、正确体现社会尤其是某个特定群体价值取向的媒体舆论,就会成为法官汲取信息使其前见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2.负面作用。在承认媒体舆论对法官形成、修正其前见的正面作用以外,也必须警惕其负面作用——媒体情绪化及公众狂热。正如前文所述,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追求轰动效应等。因此,其在处理本应严谨、理性对待的法律事件时难免有时会出现情绪化,甚至使用情绪化、不严谨的报道对公众产生有意无意间的误导,进而引发公众狂热。而虽然法官具有法律专业素养,但其也为社会中之人,也有其主观性,在面对狂热的媒体及公众舆论时,尤其当舆论热度能持续较长时间时,法官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或迫于某种压力)对社会发展的真实走向产生假象认识从而对其前见的形成及修正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偏见。  
  五、结语  
  诚如本文开头所述,前见本就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其不仅涉及诸多因素,对其也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见解。本文仅就媒体舆论对法官前见的形成、修正及运用的影响这一角度尝试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并希望这样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媒体宣传与司法之间的影响和对媒体的适当监管等问题的重视。  
    
  注释:  
  鲁强.试论法律诠释学中的“先见”理论.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中国期刊网.另注:鉴于本文篇幅有限及目前翻译与使用的混乱状况,在文中暂不对前见与先见做细致划分,暂借用鲁强先生对前见的解析对本文中的前见作为初步界定。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页.  
  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法学研究.1998(6).  
  冀建峰.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司法审判的现实冲突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1).  
  红枫.张金柱的哀叹.南方周未.1998年2月13日.  
  宋素红,罗斌.美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走向.中国记者.2004(8);[英]斯皮伯格.媒体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雷鸣,邹声文,沈路涛,张旭东.撞了白撞被否定.新华社“新华视点”.新华网.2004年3月10日.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9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