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策略探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04 13: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邓昂
分享到: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绿色农产品物流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从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系统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等角度剖析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若干风险影响因子;最后提出规范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市场秩序、健全其征信机制,完善其操作管理等角度给出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策略建议。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控制

  社会与经济进步推动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农产品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由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绿色农产品物流领域投资结构不合理,专用技术设施与设备力量相对薄弱,导致我国绿色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严重,物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降低其供应链体系的整体运作效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自生型金融活动的抑制,使得支农性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削弱了绿色农产品生产及物流体系的资本运作效能(许红莲,2009)。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缘起于绿色农产品的若干特质。绿色农产品系指在无污染生态环境中种植、加工及储运,其毒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基于存货的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要求融资企业将标的物农产品作为质押担保品,但由于金融机构缺乏储存该标的物的资质与能力,故需引入合格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中介来保管该标的物。

  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质押担保为依据向贷款方放款,以支持绿色农产品业务拓张。金融机构对质押品的风控能力直接影响其业务整体风险水平。其一,绿色农产品具有典型生鲜物流特性,与金融机构的传统担保品特质存在明显的背离。绿色农产品具有品种繁多、含水量较高、保鲜期较短、易腐烂等特点,这将显著提升其仓储及运输环节的物流损耗率,增加质押品风险。其二,绿色农产品的供应链环节较多,产销地之间的空间跨度大,任意一环的管理问题都将导致产品价值折损,给贷款企业和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其三,绿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绿色农产品按农作物的自然生产周期进行生产,其供应量呈周期性波动,这对金融机构的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收益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风控策略设计应当紧密结合绿色农产品特点来设计,以满足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高附加值业务,以及绿色农产品经营企业加快资产周转率与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之需。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因子分析

  (一)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系统风险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系统风险系指影响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产品远期市场价格的若干不确定性系统因素对金融机构实现其产品经营预期目标的影响。系统风险的诱因在物流金融业务当事人各方的掌控之外,无法通过优化风险管控措施而消除,故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宏观金融环境变动,提升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进而影响开展该业务的金融机构的收益水平。其一,财政政策对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行机制造成较大影响。绿色农产品物流对物流基础设施及储运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而物流基础设施属于公益性投资,项目具有较高外部经济效应,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为此,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亟需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以有效克服项目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但这也导致绿色农产品物流系统对财政政策的依赖性。财政实力较为雄厚的区域经济的路网及仓储设施与设备较为先进,绿色农产品市场机制较为发达,开展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所承担的系统性风险也相对较低。其二,货币政策波动对绿色农产品价格及以其为标的物的物流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冲击金融机构对该金融产品的价值评估精度,放大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系统风险。

  以绿色农产品为标的的物流金融产品的利率风险主要包含如下内容:一是期限错配风险表现为金融产品风险缓释期限短于风险暴露期限,这给债务人的短期偿债能力造成较大压力,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坏账率水平。二是期限错配衍生出金融机构的利率期限结构风险影响物流金融产品收益方程参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收益率及其物流金融产品的内在经济价值,使金融机构必须对物流金融产品做重新估价。三是基准利率风险。物流金融产品质押率及其价格的确定直接与基准利率挂钩,而基准利率的变动与该业务当事人行为不相干,从而制约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能力。

  (二)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信用风险

  其一,物流企业信托责任缺失诱发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在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物流企业接受金融机构委托,承担对绿色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控职责。但由于物流企业缺乏管理绿色农产品的专业能力,金融机构亦缺乏对物流企业行为的必要监控能力,这使得物流企业暴露信托责任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依据物流企业的数据供应来评判特定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项目的可行性;物流企业在自利动机驱动下,有可能出于业务扩张动机而与融资企业合谋欺诈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对项目可行性作出误判,放大金融机构风险。其二,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信用缺失加大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绿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及产品品质鉴定结果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对质押商品价值评估值和质押率的确定。虽然第三方之间机构的鉴定过程受抽样程序与方法规范的限制,但抽样方法的选择及鉴定程序执行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检测与评估结果失真。其三,绿色农产品经营企业的信用征集体系不健全增加物流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通常采用质押担保方式来规避物流金融风险,使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但并未根除该业务风险。当质押标的物在扣除正常或非正常损耗后的残值率低于质押率时,信用水平较低的出质人将有较大激励采取放弃质押品策略以逃废债务。

  (三)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操作风险

  其一,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较大的风险敞口对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水平提出较高要求,但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制度不健全制约内控能力和监管能力未能与物流金融业务对内控制度的要求同步提升。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金融机构职能部门的功能不健全,缺乏针对农业与物流业的交叉产业领域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这主要表现在部门间管理职能衔接不到位,缺乏对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全局性风险控制能力。其二,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执行力相对较弱。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金融机构内部稽核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形成以人治型风险管理模式对制度型风险管理模式的替代效益,使得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虚置。长期性制度虚置将降低金融机构及客户企业对依靠制度建设解决交易纠纷、控制风险的信心,消解金融机构在建立风险控制的常态化机制方面的努力。其三,制度执行力弱与特定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员工素质息息相关,员工素质的不稳定性增加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操作风险。宏观经济的蓬勃发展导致金融业务迅猛扩张,但员工素质未能同步提升,缺乏从事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专业素质和风险预警能力。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是金融创新业务,金融从业者应当更新知识结构,强化服务理念,以有效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策略

  (一)规范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市场秩序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市场秩序可从如下方面加以规范。其一,健全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公司法》、《担保法》等现行法律给物流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提供了较好的法律环境,但仍存在立法缺乏系统性,法律条款及释法文件间相互冲突,物流金融领域的立法层次较低等问题,限制了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可操作性。立法机构应理顺当前法律体系的逻辑脉络,疏通法律文件间的逻辑关联性,形成层次明晰、结构严谨的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法律体系,以规范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干预市场的行为,奠定物流金融市场化运作的法律基础。其二,健全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财政资金运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产业,绿色农业易受国家宏观财政政策影响,并间接影响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当事人应当积极争取涉农财政资金运用的建议权,以将政府的涉农资源配置决策引向利于各利益攸关方的方向上。其三,推进利率市场化制度建设有助于激励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的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的物流金融产品定价自主权,丰富金融机构对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应对手段(左雪莲,2012)。利率管制制度在稳定金融机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弱化了金融机构开拓新产品的积极性。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业务领域的竞争烈度,激励金融机构强化新产品开发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资产定价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改善其资产运营绩效。

  (二)健全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征信机制

  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风险与债务人及担保人信用水平的相关度较高,健全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征信机制有助于控制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风险暴露几率。其一,健全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动态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机制,以取代对农产品经营机构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传统静态征信信息采集与分析机制。鉴于上述企业多为非上市公司,缺乏公开渠道以获取全面财务信息,这构成金融机构与征信对象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许红莲,2010)。金融机构可在合同中确认对征信对象的财务稽核权,运用单向财务透明的方式有效掌控征信对象企业财务信息的异动,以消除由信息不对称性所引致的风险。其二,金融机构应聘用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对征信对象企业做信用评估,以提升信用评估系统的公正性。信用评估机构应尽量采用基于财务报表的客观数据,建构客观的评价准则数据库,设计信用评估模型,生成信用评估报告,用以分析债务人偿债能力。其三,建立横跨金融系统与行政监管系统的征信信息开放平台,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及跨系统的客户信用信息共享。绿色农产品物流业务本身具有跨行业及跨区域的特点,其风险诱因具有复杂性及动态性;而我国各级行政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主动交流其所掌握的企业资信信息的。金融机构需打破当前封闭式征信体系,与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建立跨部门的征信信息共享平台,以提升其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三)完善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操作管理

  其一,金融机构应当完善内部组织结构设计,规范组织内岗位职责,完善金融业务管理制度体系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定位为对组织内部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务范围及责权利界限的一种系统性制度安排,其目标是以实现组织内部友好分工协作关系的建立,降低组织内部因分权所造成的组织冲突。在设计内部组织结构时,金融机构应当审慎考虑风控管理者的集权水平、部门化及专业化水平、管理层级及管理幅度、命令链及正规化等关键要素对风控效果的影响,以分工明确、功能稳定、适度弹性为原则优化各组织设计要素,提升金融机构的综合风控能力。其二,金融机构应完善外部业务衔接环节的组织设计,强化与绿色农产品经营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就业务衔接工作的沟通交流,消除业务衔接操作风险(杨维霞,2010)。金融机构应当强化对农产品经营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日常业务的监控机制建设,敦促各方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供应链,完善仓储管理制度,强化出库环节的印鉴比对工作,以有效降低操作过程中的仓单问题。其三,金融机构应当关注员工素质提升对控制操作风险的积极作用。经济总量扩张引致金融创新业务扩张,但员工素质未能同步提升。绿色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对金融从业者提出更新知识结构,强化服务理念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偏重一线员工的素质提升,鼓励一线管理者结合绿色农产品经营与物流环节的特质,创新管理模式;激励优秀金融人才采用轮岗的方式下基层工作,协助基层员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基层风控能力和预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2.左雪莲.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构建与选择[J].商业时代,2012(28)

  3.许红莲.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J].系统工程,2010(3)

  4.杨维霞.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初探[J].商业时代,2010(1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