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用档治史的方法与态度(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30 16: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沈志华 刘晓菲
分享到:

 



  (二)独立求索的精神

  沈志华获得史料的过程就如同他的历史和人生一样充满了传奇。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商界小有成就,凭着对学术的热爱,毅然重返学术圈,可谓是“弃商从文”。他数次前往俄罗斯收集档案史料,十几年来,奔波于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间,来往于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仅路费和资料费的开支就高达150万。[13] 1996年至2002年期间,个人出资140万,不远万里从美国和俄罗斯收集10000多件解密档案,并把全部资料自费复印一套赠送北京大学图书馆,有些档案还制作成光盘,交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前提条件是必须供人自由查阅。

  沈志华远赴国外将历史档案的复印件买回进行深入研究的行为,看似是一桩具有想象力和个性的个人行为,但这是一代中国历史学家立足民间、独立求索的见证,是一种自我生成的能量,是中国学术界的活力所在。此外,沈志华通过不断学习,能够将中、英、俄三种语言运用自如,这也是他得以深入理解国外档案的基本能力。《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14]是其亲身前往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将一手的俄文文献翻译成中文编写而成,为后来我国研究者站在苏联角度研究相关史实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三)注重细节的态度

  沈志华进行现代史研究不是紧盯关键事件研究,而是通过国外档案馆的文件和档案反过来印证我国当代史的记录,检验二者是否吻合,利用史料资源,发掘分析出隐藏在史料背后的东西,注意细节的呈现和串联。在他的著作中,甚至有关于抗美援朝宣传动员问题的描述。沈志华将目光下沉,而不仅仅将关注点聚焦领导人和高层,传统的党史研究多半会将大量笔墨放在会议史上,或是着眼于政策的制定、理论的提出。而在沈志华的现代史中看到了具体的人和社会具体的变化,使得政治不是悬而又空的东西,使得读者看待历史的视角、关怀和过去有所不同。他认为:“注重档案的利用......可以从社会基层对国家政策的反应以及不同群体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来考察中央与地方、高层与基层的互动,对于决策的结果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15]

  历史研究要将黄仁宇倡导的“大历史”观与沈志华所强调的“小历史”观相结合,注重宏观架构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需要以微观研究为前提,要想成功构造整体,就必须先有碎片化的研究作为基础。利用档案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就要一点点地从微观做起,由点到面,然后整合这些碎片化的点,进而把历史的复杂性呈现出来,得出较为宏观的历史判断。

  (四)精密求证的学风

  解决争辩和疑问的最好办法就是小心求证,而非急于斗嘴。其基础就是大量一手资料和权威的档案史料。与学术界目前所盛行的粗犷笼统的学风不同,沈志华的学术观点一直坚持建立在精密的实证基础上,他认为一份档案的公布,需要数份档案的互证。即使真正找到了几件核心的档案史料,也仍需要研究者对比参照其他现有的史料,经过认真考证和缜密的梳理之后,才能保证还原的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导致远东国际局势紧张。对于这段历史,国内研究者大多认为事前中方已向苏联通报了即将炮击金门的消息。一是刘晓1986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最早提出这种说法;二是随后公布的1956年吕晓芙访华与中共领导人会谈记录中,也记载刘晓的观点是源于10月2日毛泽东在会谈记录中的讲话。有了这两件档案的依据与印证,人们似乎可以得出此前结论的正确性。但沈志华在后续的研究考察中发现了持更多相反观点的史料。首先是在吴冷西回忆录中所引证的1958年11月毛泽中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中所印证的1959年9月30日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谈话,二者都记载了关于炮击金门军事行动毛泽东只字未提。并且,在行动前的20多天,尽管赫鲁晓夫在访华期间,两位领导人进行四次会话,但也没有提及该行动。根据这些档案史料的记载,得出的结论就与传统的定论大相径庭。[16]

  该案例说明了研究者在史学研究中要克服急躁的心态,在发现一件长期寻找的档案后,切记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因过度兴奋、急于得出结论而草率公布结论。学习沈志华在即使利用原始档案也要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学习其仔细对比、反复考证的治史精神。

  沈志华在利用档案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大多并不是他本人创立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而是历史的传承,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沈志华的主要贡献是在还原重大历史政治事件时,做了原来主流研究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澄清了重要历史史实,更披露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史料。

  四、沈志华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学者与商人之视角

  沈志华是一个从商界杀回到学界,甚至取得了比纯学界人士更大的成就,笔者认为与其所处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他曾经在学校接受过基本的学术研究,在经过人生的磨炼后,更加懂得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因此会选择自己真正比较喜欢和更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体会探索的无限乐趣。目前,跨界和混搭这种所谓的“软连接”是文化融合与创新的一种途径,对于如何实现不同领域间的跨越也是沈志华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之一。沈志华多次往来于官、学、商多个领域的经历,有利于构建多元价值观,可使人生不囿于局限。他将商场上的效率观带入学术研究中,打破传统的研究方式。而官场也需要学术研究上的求真观,让政治更加道德透明;将官场上的务实观引入学术界,让学术界更准确地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分寸和尺度。

  (二)档案与史学之关系

  档案研究的对象是历史史料,而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档案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所以档案的开放和利用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原始档案资料对历史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两点:一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是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历史研究的进展离不开档案的开放;二是档案依靠研究者对其内容的解读和分析来破解历史之谜。沈志华在档案开放的问题上首推俄国档案的大量解密。在20世纪末,俄国大量公布和解密以往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随着这些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公布,人们对冷战历史中的诸多问题有了重新和更加全面的认识,且近几年东欧地区的档案馆也为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打开大门。[17]视角回到国内,2000年以后,地方档案馆陆续开放1949年以后的档案;2003年上海档案馆首次开放50年代中后期的案卷;2004年,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对社会开放。随着档案史料的不断开放和公布,极大地增加了研究者还原历史真相的信心。

  (三)史学研究之方向

  沈志华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将历史研究的门槛降低了,代表了一种当代历史研究的民间趋势。一是党史的研究开始渗入民间的立场;二是治史研究开始重新着重史实的梳理,让位于基础性的复原历史的工作。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就会得出与过去的历史和根深蒂固的认识不一样的结论。近年来,网络上对中国近代史或朝鲜战争全盘否定的声音甚嚣尘上,而立论者所依据的基础事实只是表面化、似是而非的。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学术界自由的争鸣,但是结论的得出必须基于确凿的事实。处在快节奏、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当代史的研究风气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历史研究人员要转变浮躁的风气和“高端”的视角,将目光下沉,从史料着手,严格规范研究方法,重建历史事实,挖掘全面的资讯,接受严谨的学术熏陶,因此笔者认为将沈志华的思想经验总结出来,对当代史学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资队伍[EB/OL][2014-06- 18]http://history.ecnu.edu.cn/products_view.asp?id= 2179

  [2]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M].香港:利通圆书有限公司,1995.

  [3]沈志华.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92.

  [4]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8, 01:155-174.

  [5]沈志华.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J].历史研究,1998,05:136-149.

  [6]沈志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2一53,54

  [7]师哲:《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百年潮》1997(2):13一16

  [8]沈志华.冷战史新研究与档案文献的收集和利用[J].历史研究,2003,01:156-174.

  [9]沈志华:谨慎使用回忆录和口述史料[EB/OL][2014- 04- 03]http://www.hprc.org.cn/gsyj/xkjs/gsyjff/ 201305/t20130515_219448.html

  [10]沈志华.冷战史新研究与档案文献的收集和利用[J].历史研究,2003,01:156-174.

  [11]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02.

  [12]沈志华.提高党史研究水平的关键在于实话实说[J].中共党史研究,2000,01:6-7.

  [13]学术传奇人物沈志华[EB/OL][2014-04-03] http://www.aisixiang.com/data/2471.html

  [14]沈志华.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92.

  [15]沈志华.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3.01.

  [16]沈志华.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J]中共党史研究,2004(3)

  [17]沈志华.冷战史新研究与档案文献的收集和利用[J].历史研究,2003,01:156-17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