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7-08 09:4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于景丽
分享到:

 

  摘要:文物保存受环境影响是很大的,其中因素包括空气的湿度、温度、质量和光线等。而且由于文物的材质不同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研究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是很必要的。研究文物受到的影响与其化学、物理的反应,是研究保护环境质量标准的根据。
  关键词:文物保存;博物馆;质量标准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制造的身影可谓是遍布全世界,污染物的排放,资源的不节制开发,给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文物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了。文物不可能一直深埋地下,不见天日,总会被人们所发现,也就不可能与世隔绝了。保护文物,尽量的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是最主要的。本文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浅谈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
  1、我国文物保存及环境现状的分析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博物馆文物的分布可谓是星罗棋布。博物馆的工作是由性质所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所而文物处在博物馆这样的大环境之中,难免会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如果不能意识到环境污染给文物带来的危害,而放任文物的话,就会在很短的时间给文物带来严重的破坏。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气候也是各不相同。而温度和湿度,光照又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因素。[1]在北方,城市污染主要是因为北方的取暖方式、供电方式都是靠煤炭,而在冬季,空气流通不像夏天那么快,污染物跑不出去,环境更是恶劣。在南方,主要是受到酸雨的影响,博物馆的选址和建筑的结构也是其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如果按空气湿度来分,西北地区空气干燥;东南沿海地区空气温暖潮湿。所以,在博物馆建设初期就应该进行实地的检测,确保选址合适。
  2、影响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分析
  对文物保存,有必要做一个保护的方案,首先应该对博物馆的内外做一个环境质量分析,分析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缩短了文物保存的时间。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各方面相协调,再进行综合分析。
  2.1、文物所处的环境温度
  环境的温度对文物保存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温度是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关键,在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就会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文物应该放在温度的地方。放在低温下,还有一个原因是热胀冷缩的原理,文物膨胀受到破坏的例子也不少见,像是瓷器在温度突然变化下就会破裂。
  2.2、文物所处位置的光线情况
  光线因素对纸质品,针织品影响是很大的,会使这些文物退化。大家都知道历经沧桑的纸质文物都会发黄,在展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光线因素。其影响的原理就是光线会被文物所吸收,诱使文物提早退化。木浆纸在随着阳光的曝光增加,变暗的程度也会增加。红色的漆器在2000lux、100天的连续照射下,颜色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365nm紫外光下,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2.3、文物所处环境的湿度
  湿度也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博物馆所处位置这样一个大环境决定的。一些有机文物中含有水分,当外界湿度变少的时候,有机文物就会失去水分,当外界湿度变大的时候,文物就会吸收水分,文物的体积就会受到影响,加速老化。如果文物只铁质的、铜质的等金属文物的话,就会让文物发生化学反应,腐蚀掉文物。经过研究,相对湿度大于43%的话,就会让青铜生锈。而且,湿度大的话,就会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大肆繁殖,落在文物上,就会给文物造成破坏。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