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服务模式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1-23 10:5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馆际互借的发展历程,主要探讨了馆际互借的两种服务模式:集中式和分布式。 
 【关键词】图书馆;馆际互借  

   随着科学和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文献资源急剧增加,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加之各图书信报部门经费的紧张及书刊价格的大幅度增长,任何一个图书情报部门都难以完整、系统地收集当代文献。同时,在信息社会人们对文献资源需求的范围和数量也急剧增大,因此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有限的收藏和提供能力与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样就从客观上促进了图书情报部门对自动化建设与资源共享的需求。 
  馆际互借就是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在本馆读者需要时,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办法和收费标准,向外馆借入;反之,在外馆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请求时,借出本馆所拥有的文献,满足外馆的读者需求。馆际互借服务的原则,即“互惠互利、平等合作”。其目的是弥补本馆馆藏不足,避免文献信息资源采访的重复浪费,实现馆际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互补,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 
  一、馆际互借发展概述 
    馆际互借起源于西方,最早的行为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17世纪就有过在巴黎的皇家图书馆(the Royal Library)与罗马的几家图书馆之间建立跨国图书互借系统的尝试。美国开展馆际互借服务比欧洲晚一些,1876年美国伍斯特公共图书馆(the Worcester Public Library)馆长格林在欧洲馆际互借的影响下,提出了在美国图书馆之间开展馆际互借的方案,并提交国会图书馆。同年在召开的第一次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ALA)会议上,他的建议得到了不少同行的积极响应。1901美国国会图书馆率先开始对其他图书馆实行馆际外借服务,并向大约400多家图书馆提供印刷目录卡片。190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大会第一次把馆际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作为大会主题加以讨论。而馆际互借获得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则得益于20世纪最后二二十年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自此,美国国内的馆际互借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馆际互借制度首先出现在1926年的上海图书馆协会章程中,1927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也建立了互借制度,1929年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推广馆际互借的决议,而1957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对全同的馆际互借则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一些省市建立了馆际互借网,通常是由图书馆办理本地其他图书馆的集体借书证,馆员替本馆用户到他馆借还图书。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开始利用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图书馆进入网络化以后,最引人注目的变革是读者能够迅速推确地检索到所需书刊文献。同时,读者会向图书馆提出更多文献要求。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受图书馆诸多因素的制约尚无法全部满足这种要求,即单个图书馆的藏书量与其所面向读者的借阅需求量相当:所以,图书馆不得不重新考虑规划馆际互借。 
     计算机技术加速了文献信息服务的日臻完善,文献信息的数据化、读者借阅兴趣的上升和阅读质量的提高。为了满足读者更高的阅读要求,必须开始规划以崭新的面貌开展馆际互借工作,采用馆际互借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是互补馆藏,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二、馆际互借发展模式 
  馆际互借模式通常是指图书馆间开展馆际互借的工作方式。就目前国内外馆际互借的实践来看,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 
  (一)集中式馆际互借 
  集中式馆际互借指由一个国家级的图书馆或文献供应中心集中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图书馆(或用户)直接向中心提出文献申请.中心通过自身馆藏或从他处获得后提供给申请方。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李凯军对集中式馆际互借的服务类型做了总结,认为集中式馆际互借主要有四种服务类型:其一为集中式。是指文献供应中心有独立的馆台和庞大的馆藏资源。承担全国基本的文献保障服务。这需要国家政府稳定的财政支持。中心主要面对图书馆揭供服务,一般不直接面向零散的个人用户。如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它凭借政府强有力的投入,集中收藏了5万余种常用的连续出版物,并递过优质的服务满足了全英国80%以上的文献需求。其二是滴漏型。1977年由美国国家图书馆情报学委员会提出。整个系统由3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用户层,为全国的基层图书馆;第二层为国家文献供应中心,负责协调采购与服务管理;第三层内若干国家级图书馆组成,负责资源建设和向基层图书馆提供服务。我国的同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采取的就是滴漏型的模式。其二是补偿开关型。1979年由美国Arthur D. Little咨询公司提出。首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个馆藏丰富、服务基础良好的馆际互借网络作为文献供应中心的基础,然后由政府新建一个专门的国家文献中心,负责采购馆际互带网络中缺漏的期刊,馆际互借网络和中心共同保障全国的期刊文献供应。四是自由竞争型。1979年由美国Arthur D. Little咨询公司提出。国家文献中心不需要联邦政府的参与和扶持,国家级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和文献供应公司均可通过自由竞争来充当国家文献中心。 
  集中式馆际互借系统的工作模式如下: 
  (1)用户从本馆的书目检索系统中,没有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可通过文献供应中心的联机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查询,通过馆际互借申请单的填写,文献供应中心对其进行身份认证,继而进行馆际互借服务。 
  (2)用户从本馆的书目检索系统中,没有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继而委托本地图书馆进行馆际互借服务。图书馆对用户委托信息要进行审理,必要时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对用户提供的书目信息进行修正或补充,同时检索文献供应中心的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并向其发出馆际互借请求。 
  (3)文献信息中心如有需要的文献,可直接进行馆际借阅服务;如没有所需要的文献,则进一步通过其他的馆际互借系统,进行下—轮的馆际互借服务,为用户索取到所需要的文献。 
  (二)分步式馆际互惜 
   分布式馆际互借服务模式指以区域性的图书馆或文献提供中心作为资源收藏和服务单位,彼此间组成馆际互借服务网络,网络内任何—家成员单位均可向网络内部的其他成员单位索取所需文献,同时也有义务为其他成员单位提供馆际互借服务。 
  分布式馆际互借服务模式从流程上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馆对馆方式。读者先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请求,再由本馆的馆际互借员进行本地判重和资源定位,然后把该馆际互借请求直接发送给借出馆;借出馆将文献传递给请求馆,再由请求馆将文献传递给读者。如CALIS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网。二是馆对读者方式。读者检索联合目录后直接将馆际互借请求发送给借出馆,借出馆将文献直接传递给该读者。此种方式要求借出馆应能对外馆读者进行身份验证。 
  分布式馆际互借系统的工作模式如下: 
  (1)用户通过文献信息中心、各区域中心、外借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查找所需要的文献,然后通过馆际互借系统发出借问需求,外借馆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并将所需文献传送到用户手中。用户阅读完毕后,将文献寄回外借馆。 
  (2)用户通过本馆的文献传递系统,将文献借阅需求发送到本馆文献传递工作人员处,工作人员对用户的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检索定位,然后对外借馆的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查询,通过馆际借的系统发送传递需求,外借馆特根据其需求将需要的文献发送到工作人员手中。工作人员再将文献转交于用户。用户用完后、交于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再将文献寄回外借馆。 
   
【参考文献】 
[1]郭佳.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2); 
[2]陈翠英.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工作初探[J]. 科技信息,2010(23); 
[3]胡伟伟.信息时代图书馆馆际互借之思考[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