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下寺湾油田清泉—柴窑区块长3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5 16:3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白栋林等
分享到:

 

  摘要:本文主要就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的控制,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和盖层的遮挡条件等因素对下寺湾油田清泉-柴窑区块长3油层组油藏的富集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3油层组油气的分布受到长4+5油层组泥岩和长3顶部泥岩和长2油层组泥岩的双重控制。当长4+5油层组泥岩发育较差,同时长3油层组顶部泥岩和长2油层组泥岩发育的时候,长3上部砂岩储层才能聚集油气,形成油气藏。

  关键词:沉积微相鼻状隆起盖层富集分布规律

  下寺湾油田清泉-柴窑区块石油主要分布在中生界三叠系上统延长组长6和长3油层组,且在个别井也有长4+5裂缝型油藏发现。根据石油地质理论,油气的富集主要受到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运移、保存等六个条件的综合制约。但是在具体的某一个地区,这六个条件所起到的作用却不是一样的,总是有一个或几个条件对油气的富集起到主要作用,成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清泉-柴窑区块长3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工区的东北角,其他地区只有个别井点发现工业性油气流。通过研究发现,长3油层组主要的油藏圈闭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其次为岩性上倾尖灭油藏。油藏的富集分布规律主要受到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其次还受到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和盖层的遮挡条件的控制。下面我们对以上三个控制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的控制

  陕北斜坡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藏大多属于低孔低渗透率油层,因此油藏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到储层物性的控制。而储层的物性又与储层的沉积微相密切相关的。长3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是分流河道和河道间,且分流河道相对更发育。由第三章的研究我们得知,长3油层组的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16%之间,最小值为2.0%,最大值为16.5%,平均为12.4%。渗透率主要分布在3×10-3μm2~20×10-3μm2之间,渗透率最小为0.2×10-3μm2,最大为24.9×10-3μm2,平均为5.0×10-3μm2

  如图1所示,本区长3油层组油气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主河道的沉积环境中,而在分流河道的侧翼和分流间湾则很少有油气分布,这说明沉积相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图1清泉-柴窑区块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油层显示厚度及产量叠合图

  沉积环境对储层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储层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沉积环境中,所沉积的储层其物性也不尽相同。储层的物性和沉积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长3油层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储层孔隙度大于12%,且渗透率大于3×10-3μm2的范围内。而在孔隙度小于12%,或渗透率小于3×10-3μm2的大部分范围内,则很少有油气显示。这说明,孔隙度和渗透率两者共同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二、油气的分布受到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的控制

  陕北斜坡为一个倾角小于1°的西倾单斜,以往研究认为其上构造极不发育,主要的油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油气的聚集基本不受构造的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精细构造研究的深入,发现在这个巨大的西倾单斜之上,并不是一点构造也不发育的,在局部地区也发育了一些低幅度的鼻状隆起。而这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对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区延长组总体上为一西倾的单斜,但是在工区的东北角等局部地区,也发育了一些低幅度的鼻状隆起,且长3油层组的油气主要集中在这些鼻状隆起发育的地区,说明其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三、油气的分布受盖层遮挡条件的控制

  1.长4+5油层组区域性盖层的薄弱点是长3油层组成藏的重要条件

  通过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我们确定,本区长3油层组的油气主要来源于其下部的长7油层组烃源岩,而长6油层组暗色泥岩对其也具有一定的贡献。而对于长3油层组来讲,其与下部的烃源岩被长4+5油层组阻隔,而长4+5又是本区较好的区域性盖层。因此长3储层要想得到油气,并聚集成藏,首先油气要突破长4+5油层组泥岩的遮挡,运移至长3油层组储层中。这就要求长4+5油层组的泥岩发育存在相对薄弱的地方,油气可以突破其泥岩的遮挡而进入上部地层,也就是砂体相对发育的地区。油气在这些泥岩相对不发育的地区,得不到有效的遮挡,在连通孔隙、砂岩叠置点以及裂缝组成的通道体系中继续向上运移,进入长3油层组,遇到合适的圈闭聚集成藏。

  2.长3油层组顶部泥岩和长2油层组的泥岩是长3油层组油藏的直接盖层。

  油气仅仅能够突破长4+5区域盖层的遮挡进入长3油层组是不够的,还必须存在良好的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长3油层组顶部和长2油层组底部发育有一套厚层的泥岩,厚度在20~40m,为一套良好的盖层,而其下部又刚好发育有一套砂岩段,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长3油层组的油气就主要分布在这套储盖组合中。而长3油层组的中部和底部的砂岩虽然发育较好,但很少有油气显示,大多为水层。说明长3油层组顶部和长2油层组底部的这套厚层泥岩对长3油层组的油气分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而长3油层组顶部和长2油层组底部厚层泥岩不发育的地区,即使砂岩发育,也很少有油气显示。

  在长2油层组内部,特别是长2油层组的底部,发育了大段的泥岩,且分布稳定,直接覆盖在长3油层组储层之上,成为长3油层组的直接盖层,对油气具有很好的封闭作用。长3油层组的油气显示,大多集中在其顶部的砂岩中,而在底部的砂岩中,即使储层的厚度及物性都很好,也较少有油气显示,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长2油层组底部的泥岩段对长3油层组的油气富集的重要的控制作用。

  四、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下寺湾油田清泉-柴窑区块长3油层组油气的分布受到长4+5油层组泥岩和长3顶部泥岩和长2油层组泥岩的双重控制。长3油层组顶部的泥岩和长2油层组的泥岩是长3油层组的直接盖层,只有当长4+5油层组泥岩发育较差,同时长3油层组顶部泥岩和长2油层组泥岩发育的时候,长3上部砂岩储层才能聚集油气,形成油气藏。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