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导致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结焦的原因与处理措施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5 16:4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胜利
分享到:

 

  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很短时间内发展迅速,这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比如效率很高,污染较低等等。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结焦的事故,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结焦产生的原因,然后结合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预防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高温结焦处理措施

  一、结焦分类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锅炉,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很多的优势,除了效率较高、污染较低等,还可以使用很多的煤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表明,在运行过程中,高温结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容易出现的一种事故。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焦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高温结焦、低温结焦以及渐进性结焦。高温结焦和低温结焦的分界点和划分线是整体的床温和灰渣的变形温度,高温结焦指的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灰渣的变形温度小于床层整体温度出现的结焦现象,低温结焦指的是灰渣的变形温度高于床层整体温度,但是因为没有较好的流化,局部温度过高或者低温燃烧出现的结焦事故。在平时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结焦方式就是这两种,还有一种是渐进性结焦,人们不易察觉到。本文主要以高温结焦为例,进行了分析。

  二、结焦原因

  要想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结焦产生的原因,就需要了解结焦事故的现象,主要有床温温度在很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甚至在一千摄氏度以上;降低了氧量指示,可能达到了零值;对火焰进行观察,没有良好的良化,白色火焰存在于局部燃烧中,甚至有较大面积。在出渣时,只有很少的渣量,或者根本就没有出渣;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不断增大负压,降低一次风机电流。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出现的原因:

  一是燃料方面:如果煤质本身只有很低的灰熔点,那么炉膛相对较高,灰熔点就很容易达到,并且粘结,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及时传递出去本身燃烧出的热量,导致结焦现象的出现;其次是在点火升温的过程中,过快过多的加入煤量,或者是在没有及时加风就加入了煤量,这样炉膛内就有太多的可燃物,温度急剧升高,灰粒级在软化状态下,有结焦事故产生。另外是煤种有过大变化和较大的颗粒度,或者给了过多的煤量,都会对流化质量产生影响,促使结焦事故的出现。

  二是在返料方面:返料器出现了堵塞问题,或者是没有正常的返料,或者是因为返料导致无法控制放灰,炉内没有进入返料,这样都会急剧升高床温,导致结焦事故出现。如果在运行过程中,返料有着过高的温度,也可能会导致结焦事故发生于返料器内。

  三是在设计结构方面:要想提高流化质量,就需要保证布风板和风帽得到了合理布置。如果没有均匀设计布风板,或者没有合理布置风帽,都会影响到布风板布风的均匀性,降低流化质量,促使结焦事故的出现。还有就是没有合理设计返料阀,这样阀体内的可燃物在返料风的作用下,就会出现燃烧问题,从而升高返料温度,达到了一定限值之后,就会有结焦事故出现于返料器内。

  三、结焦的预防和处理

  如果结焦事故已经产生,那么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这些步骤来进行处理:首先将炉子的运行停止下来,将循环灰放掉;然后将炉门打开,检查结焦的具体情况,如果有焦块存在,就需要将其拔出炉外,采用的通常是耙子;在进行流化实验之前,需要首先对床面平整度进行建行擦,平整之后方可以重新点火运行,如果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结焦事故,那么处理工作需要等到冷却之后方可以进行。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