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重庆“两翼”发展工业的一些思考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7-01 20:5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关键词】两翼  工业化  发展思路  模式  统筹协调 
【摘  要】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新型工业化”思想不仅是对“先发展,后治理”等传统思想的突破与发展,也是对传统的、粗放的线性经济发展道路的变革与扬弃。对底子薄、基础差的重庆市“两翼”欠发达地区而言,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后发展经济有必要建立起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对待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和统筹制定一个实事求是的工业规划,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做到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重庆渝东北、渝东南“两翼”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发展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中央的“314”总体部署,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重庆必须高度重视 “两翼”的工业发展。“两翼”要真正实现崛起,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拟对“两翼”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两翼”发展工业的思路、模式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其它各种关系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冀能对“两翼”地区发展工业有所裨益。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008年重庆市“一圈”实有亿元以上的企业206户,“渝东北”实有12户,“渝东南”实有6户。“一圈”与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亿元以上企业拥有量分别占比91.96∶5.36∶2.68,“渝东北”和“渝东南”的亿元以上企业占有量不到全市的10%。由于工业上的差距,占了全市44%人口、2/3面积的“两翼”地区,GDP只占全市的22%。同时,渝东北”和“渝东南”其它工业规模普遍不大,技术含量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性比例过重,而深加工工业产值比重却相当低,并且与地方的第一、第三产业关联性不强,对地方产生的波及效应弱。各类产业加工链条短,中间产品比例高,最终消费品比例小,附加值低,导致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这些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工矿企业是以“嵌入”的方式进入的,其经济运行基本上与“两翼”的经济活动相分离,没有起到对农业和其它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可以说,重庆市“两翼”地区还根本没有形成真正的工业支柱体系,工业化程度还相当低。 
  随着国发3号文件的出台,“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地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那种“通过一些新模式让‘两翼’区县分享‘一圈’的工业发展成果”的想法被事实证明是不现实的,“输血式”的成果分享对两翼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市委和市政府应把两翼的工业发展拿上重要议事日程,不能再把“一圈”的发展作为解决“两翼”问题的根本出路。笔者并不否认“两翼”今后的任务,突出在生态环保,保护青山绿水,尤其是渝东北库区的生态、环保,关系着整个中国。但光靠渝西地区的发展,我们是无法实现中央的“314”部署的,两翼的根本出路还是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实现工业化的本质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实践过程,就是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农业产值所 占比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的过程;就是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就是在工业内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新兴部门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大量涌现的过程;就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得以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从而促进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科学文化教育以及服务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上升,成为社会劳动力转移、大量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过程;就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农村日益城市化,全体居民的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①“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来讲的,它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新型工业化”思想不仅是对“先发展,后治理”等传统环境保护思想的突破与发展,也是对传统的、粗放的线性经济发展道路的变革与扬弃。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很低,但笔者认为,也要树立“现在的工业化必须是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对底子薄、基础差的渝东北”库区和“渝东南”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厘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信心,确定发展模式 
  分析两翼的产业发展前景,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前景,担忧还是很大的。当前两翼招商引资涉及的产业很广,预留的土地空间规模也比较大,但是从现有的区位条件和发展水平分析,特别是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否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吸引较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在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已经面临着最困难的时期,出口企业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投资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的情况下,在西部地区是否有可能形成工业经济的转移? 
  笔者认为,两翼作为欠发达地区,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已彻底打破。一方面,在拉动内需、新一轮经济刺激发展形势面前,“两翼”发展工业正当其时;另一方面,“两翼”正因为落后,也就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后发优势”的启示---信心比黄金重要 
  新加坡是东南亚土地面积最小的国家,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很少。1824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下,新加坡的经济落后,是典型的、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经过努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发展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19.68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1206.29亿美元,增长了60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404.5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2.8万美元,是1959年的69倍。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5年12月23日宣布从1996年1月1日将新加坡列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前二十年里(1959-1978 ),新加坡在工业现代化道路上走过了工业化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新加坡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的学者对之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有人从文化的角度,也有从“强政府”的角度,也有人从纯粹国际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来研究。笔者认为这归功于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和李光耀的新权威主义,其主要经验在于高度对外开放和大胆引进外资并依赖外资等,是后发优势的典型示范。
  所谓“后发优势”表现为“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②可以“通过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后起地区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短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以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动和推进工业化”。③ 
  新加坡后起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观念转变天地宽,开放的山门一旦打开,发展的洪流就不可阻挡。“两翼”人民根本没必要妄自菲薄,只要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两翼”地区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通过学习和采用新技术,或者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发新兴技术,“两翼”也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在一些产业的发展上不致处于落后状态,甚至跃至先进地位,并抓住机遇通过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所引发的产业结构转换,加快整个工业化进程。 
  (二)建立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 
  新加坡现代化能突飞猛进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笔者认为对“李光耀新权威主义”的理解就是应当建立起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 
  一般说来,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迅速地摆脱经济落后的状态和尽快地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政府干预,尤其是直接干预几乎是唯一的抉择。“两翼”作为欠发达地区为了迅速完成工业化,建立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贫穷落后是“两翼”客观存在的现实,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长期面临着艰巨的“赶超”任务,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带动和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实践表明,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资本积累匮乏、科学技术落后的欠发达地区,没有强有力的政策的启动、扶持和促进,只靠市场经济的自发形成和自发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改变经济落后状态和赶上先进地区是不可能的。同时,自觉地推行产业政策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重要特点。明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一定时期需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快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职责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是自发发展和自然形成的情况大不相同,在培养市场上和规范市场上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替代”作用。一方面政府作为发育和调控市场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影响市场的运行和成长过程;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还必须运用法规来规范政府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调控经济上以行政干预为主,更不意味着脱离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两翼政府在制定和贯彻国民经济计划上,在领导和发展国有经济上都应当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之上。 
  (三)正确对待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发展工业化的思路上,不能简单地把工业化理解为办工业企业,这是有偏差的。工业化是指这个区域经济、文化等方面 , 都与工业社会必要的基本条件,与社会化,以及为工业生产服务的这些方面都紧密联系起来,相互贯通融为一体。工业化本身不等于在所有的村镇都办工业企业,而是要求所有的村镇都应在工业化生产的链条上。这点对两翼农业产业化发展非常重要,它的带动力量是巨大的。 
  为了更好地发展区域工业,应对以下几点给予必要的关注:( 1) 两翼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经济发展中,要认真对待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切忌盲目实行赶超战略;( 2) 要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力戒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 3)努力建设特色产业集群。要根据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 ,把提高农业经济的质量、发展现代化农业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点和着力点。 
  (四)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及其健康发展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效途径。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科学借助外力。要拓宽招商渠道,选调精兵强将充实招商队伍,努力创新招商方式,全面开展上门招商、中介招商、节会招商、以商引商、网络招商,大力引进项目和资金。要突出招商重点。克服看近不看远的浮躁心理,克服求量不求效的贪多心理。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强化招商中的“选资引智”意识,建立和完善园区项目评估体系和项目准入与退出机制,在项目准入时严格把关,在项目清退时毫不手软。要从投资、成本、产出、产权、环保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分析和论证,严控圈地项目和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项目进入园区。 
  二是必须重视培育支柱。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不仅要引进某个企业,还要想方设法把这个企业的原料生产厂家、下游产品生产厂家等相关企业一起引进。重点引进对区域工业具有积极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着眼于发展成长性好、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集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引进税源型、环保型、低能耗型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重点引进农业产业工业化项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带动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三是要主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同时,重点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  
  (五)统筹制定一个实事求是的工业规划 
  目前“两翼”不少区县都建立了工业园区,但存在无序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的隐忧,为此我们必须站在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一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中长期工业发展规划,这里面有几个因素要重点考虑:第一就是要尊重常规性的增长,不能把预期估计得过高,忽视了常规增长的科学性。任何一个地方,在没有特殊的政策和资源导致外来要素的急剧增长前提下,试图要达到超常规增长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此,两翼的工业化过程肯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第二就是要认真地分析外部条件的变化。在外部因素中一定要考虑宏观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上级资金的争取。最近中央已加大投资来增加内需,可以在规划中列入可以争取资金改造的基础设施项目;第三要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的目标,把钱用在刀刃上,防止在公共投入上形成短期行为;四是要突出“两翼”不同区县规划的差异性,实现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统一。应根据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要求 ,明确各自的产业定位, 突出产业特色。要防止因产业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明而导致无序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五是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 实现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统一;六是要强化土地经营。要充分利用园区土地资源,妥善部署入园企业和基础建设项目,保证园区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要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支持、鼓励企业主建设高层工业厂房,多维利用园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要充分利用“ 边角余料”土地,整顿企业圈地现象,防止项目占而不进、开而不发。 
  按照科学的分析方式,在未来两翼的工业发展前景方面,制定一个稳步的、渐进的、与当地资源能力相结合的工业适度超前发展规划是实事求是的。“两翼”地区工业刚刚起步,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规划一旦制定通过就务必一届接着一届干,绝对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只能依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把握全局,科学规划、兼顾各方、兼顾长远。统筹兼顾的实质,是全面地认识、把握、处理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关系。”④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是新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从方法论意义上讲,两翼发展工业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其它相关工作和突出问题,协调推进。  
  (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工业的快速推进,必然带来征地拆迁、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安置等社会矛盾。为了消除矛盾,扫清工业化进程中的障碍,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妥善安置改制企业下岗职工。两翼地区所属国有企业,原来大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首先,企业改制时,把返聘本企业职工作为谈判的重要条件,改制后的企业恢复生产时以聘用原企业职工为主;其次,企业改制的资金优先解决改制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者,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工业配套 
  根据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工业比重达到一定比例时,必须依靠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来配套、支撑经济的增长。因此,两翼地区在发展新型工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房地产和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一是要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在公路运输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以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等业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二是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信贷结构向工业倾斜,向重点企业倾斜。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三是搞活旅游业。渝东南有小南海、乌江画廊、桃花源、龚滩、龙潭、后溪古镇等,渝东北有三峡画廊,很多区县还有地热温泉。旅游可以把“一圈”的强大购买力,吸引到“两翼”去消费,这也是一种拉动。两翼地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统筹推进民族、生态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三)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来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工业化任务与信息化时代任务的叠加。要通过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运用,在技术层面上实现结构转换升级,促进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工业效益的提高;同时,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使工业化建立在知识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而使工业发展中物耗降低,污染减少。为此,两翼地区必须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完善,大力发展互联网络和无线网络,构建产业信息化运作平台,建立高水平、高速度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同时制定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保证信息化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创造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条件。 
  (四)必须实施好“人才+科技”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两翼工业发展,需要有一批工业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应由四支“军队”组成,即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管理营销人才队伍、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和企业管理干部队伍。要形成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引进、选拔和使用机制。要加快人事、劳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机制。尤其是两翼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要舍得以足够吸引力的条件留住或引进。  
  (五)重视研究法律在促进新型工业化中的巨大作用 
  法律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单纯是去确认已经存在的事实,而主要是调整现在和将来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和个人之间或企业以及它们之间 的各种关系,其重点不是针对过去,而是着眼未来。”⑤人们通过法律,就可以知道国家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因此,推行任何一种全新的工业化模式,都必须依赖法律对其进行确认、加以引导。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近现代社会,法律日益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庞德认为:“自16世纪以来,法律已经成为社会控制的最高手段了。”⑥研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如果离开了对法律的研究,难免舍本逐末,至少没有完全抓到要领。  
  法律引导经济方向的作用,与法律的功能密切相关。确保新型工业化始终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运行,是法律对新型工业化的另一种保障。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型工业化只有在规范的秩序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运行,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而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规范秩序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形成、确认与维护,除了法律对主体进行的确定或不确定的指引外,还需要权力机关运用法律规范公正、快捷地解决各种纠纷,更需要其处罚和制裁各种违反法律规范、不利于新型工业化的行为来实现。这是因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各种利益错综复杂,各种关系盘亘交错,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需要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只有公正、迅速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才能确保秩序的正常运转。同时,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消极因素和丑恶现象,对这些行为,就有必要借助法制的国家强制性,对行为主体予以处罚和制裁,借以补偿和恢复其他主体受损害的合法权益,并恢复受损害的规范秩序和被破坏的运行环境。只要这样,才能消除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暗礁”,解除“后顾之忧”,顺利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②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化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2008.8。 
  ⑤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⑥【美】R·庞德著,沈宗灵等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