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大气污染对环境保护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分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29 14:2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梅英
分享到:

 



  (2)破坏植物的正常健康成长也是大气污染带来的一个不利影响,正如上面所言,污染的大气含有大量超标的有毒有害气体分子,比如二氧化硫、氟化物等,这些有害气体分子是极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的,轻者导致这些植物的叶子枯黄,影响植物的整体美观,重者会直接导致植物死去,植物的产量也随之减少。

  (3)可能我们最熟悉、最能直接感受到大气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对天气的影响,比如全球范围都在强调的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含有超标过量的二氧化碳,引起整个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这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3基于环境保护理论下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分析

  3.1创新工业生产高科技,优化工业生产新方式

  正如上面分析可知,工业企业废气、废渣毫无节制地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工业生产方式下功夫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一个有力的改革对策。工业企业有关领导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通过创新工业高科技生产,选择对环境污染少环保的生产方式来排放气体,但是为了企业以及我们的居住环境的长远考虑,先占且减缓企业经济与生产效益的步伐,这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

  3.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构国内工业监督新体系

  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走得异常艰难,并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比较晚,各方面体系还很不成熟,仍处于稚嫩摸索阶段,而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相对比较成熟。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吸收、引进国外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建构国内工业监督新体系,不能让工业企业毫无节制、肆无忌惮地排放废气和废渣,应该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制约、监督这些企业,让这些企业生产尽量规范化。

  3.3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呼唤人们地球主人翁意识

  目前,大气污染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是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造成的,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便利就肆无忌惮地破坏我们居住的环境,现在环境开始报复我们了,可能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就是有关部门的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那些经济落后、欠发达的地区,同时应该加强对那些地区的生活保障。总之,还是那句老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该呼唤和体现人们地球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

  4结语

  高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必须以牺牲大气、环境作为不可避免的代价,应该正确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我们应该将保护环境作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切不可本末倒置,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环境,充分意识到地球主人翁的责任与义务,试问没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又谈何社会进步,又谈何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李东奇.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1:139-142.

  [2]唐忠辉. 大气污染与环境维权[J]. 环境教育,2009,08:23-25.

  [3]李春瑛. 大气污染与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J]. 低温与特气,2010,05:5-1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