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权力转移的企业边界权变分析(2)
三、价值链动态整合为价值网络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市场成员不过是战略环节的系统化集合体。市场成员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可以被组合为不同的权力结构。一般而言,越是对方急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越是能形成较大的权力。传统的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1997)教授在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波特教授为研究企业比较优势,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分解并对各个环节研究,指出企业各项价值活动中只有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活动创造价值。波特把这些活动总结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或战略环节。凯普林斯基(2000)在波特企业内价值链基础上进行拓展,把企业间联系也考虑进去,他认为由于不同行业价值链不尽相同,因此不同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可能各不一样。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制造商有足够的关于商品制造、商品性能和技术把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整个市场系统中其专家权力突出。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制造商做链主,生产环节处于核心地位,分销环节处于被决定状态。随着知识转移,技术扩散变得越来越容易,产品的异质化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制造业面临严重的困境。而中间商因其在市场结构中的特殊功能,掌握了大量的关于竞争者、消费者和政策的信息,使其成为交易行为的主要控制者。从整条价值链来看,中间商成为链主,价值传递环节处于决定地位,生产环节处于被决定状态。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发展使得沟通成本持续下降,消费者成为市场主导。在消费者主导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化成为发展趋势,为把握顾客需求变化,加快响应速度,企业需要兼顾大规模生产的效率与柔性,把个性化需求同灵活、有效率、低成本标准化生产相连接。但是在现实经济环境下,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从外部市场取得,特别是通过不断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而累积的异质化资本。没有任何企业具有实现价值链中各项活动所需的全部核心能力,企业需要新的事业设计将价值链重构为价值网,重组制造过程实现模块化生产。价值网是企业对传统集合性价值链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解构、重组和重建,在共同界面标准内交叉连接,融合贯通形成企业价值网络(2006)。与市场相比,价值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与科层企业相比,价值网络能够通过精细的内部分工充分利用各个企业的比较优势。
四、企业边界认识的权变观
伴随市场权力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价值链上各节点企业成为以核心竞争力为模块的开放系统,受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转瞬即逝,所以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价值链的动态整合和价值网络的弹性。这正符合权变理论的观点。1969年美国劳伦斯和希洛在他们合著的《组织与环境》一书中,系统阐释了组织管理的权变原理。他们认为企业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强调企业组织的开放性、动态性和权变性。对企业的管理要根据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权力结构,选择自己的技术投资水平、关系维护与控制方法甚至整体组织结构设置。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体现了市场权力转移的内在要求,也引起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以市场权力为权变背景分析企业边界的动态调整过程(如图1)。
借鉴曾楚红、林丹明(2005)的观点,本文认为企业边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由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物质资本组成的规模边界,包括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横向边界由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纵向边界则反映哪些活动在企业内部完成,而哪些活动应交由市场完成。二是由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反映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是企业边界的核心。在不同权力结构的市场,企业边界的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重要性,在市场权力转移过程中折射出企业边界多层面和动态性的特点。
(一)制造商主导型市场产出效率决定企业边界
在制造商主导型市场,产品和服务相对短缺,价格趋于上涨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缺乏选择余地,交易的主动权被掌握在制造商手中。根据经济学理念:“什么是稀缺的,市场机制就配置什么。”生产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处于中心环节,交换、分配与消费都要围绕生产展开,只要企业提供的产品种类更丰富、数量更充裕,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为占据市场份额,企业尽可能利用专业分工提高产出效率。根据亚当斯密“生产分工理论”,分工细化可以提高生产力,进而扩大企业规模。新古典经济学在斯密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把企业抽象成既定的生产函数,依据消费者需求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产品种类和产出数量。企业的技术特征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由于学习曲线和协同效应的作用,提高产出可以降低单位平均成本,但是协调工作复杂性的增加导致行政成本上升也会增加平均成本。企业经营的任务是寻找适度的产品种类和产出数量组合使边际成本最低,总利润最大。由此可见在制造商主导型市场,由于大量潜在的消费者同质化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有限,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使得企业边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品或者服务,企业规模边界和横向边界成为对企业边界认识的切入点。
(二)中间商主导型市场交易成本决定企业边界
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企业规模和产出水平不断上升,市场空间逐步释放,市场供给水平开始超越需求,但是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总体的供过于求仍然无法掩盖局部,特别是个别商品供不应求,于是市场环境产生新的矛盾。制造商大多数产品产能过剩或者形成大量库存,而消费者却抱怨越来越难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此时买方与卖方之间信息管理和共享成为交易突出问题。于是中间商从生产制造领域分离出来,凭借便利的市场信息对分销渠道进行全面整合,实现集约化经营。中间商可以大规模降低交易成本的特殊优势,赋予其重要的市场地位。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是指双方为达成交易发生的资源耗费,源自企业为提高产出效率积累的专用性资产。在经典文献《企业的性质》中,科斯(1997)运用交易成本概念解释企业边界时提出,企业的边界会扩展到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与在公开市场上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相等时为止。威廉姆森在科斯之后对交易成本理论加以扩充,他认为企业纵向边界的形成是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的结果。在20世纪晚期,随着市场需求逐步饱和,大规模生产型制造商响应性弱的缺点显现出来。相比于自产自销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制造商倾向于纵向分离方式让独立的分销商销售其产品,这可以使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甚至可以向分销商直接收取特许权费。此时企业边界的调整是以剥离纵向链条工序或部门并依靠外部供应商提供所需服务与职能活动为特征的。因此分销商主导型市场决定企业边界的原因不再是生产规模,而是组织各项生产活动引起的交易成本,同时纵向边界成为企业边界概念的主要方面。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