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洋旅游为辽宁蓝色经济助力
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作为蓝色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旅游也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在近些年,海洋旅游的发展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而辽宁省地处黄、渤二海北部,发展海洋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辽宁省各沿海城市为例,探究目前海洋旅游的发展概况,为更好的发展海洋旅游而做一些分析。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这次又被列入到十八大报告内容,并首度提出“海洋强国”这个发展目标,将其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已经明确表明了今后几年我国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之大,可见,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海洋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以其独有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海洋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为目的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自然气候多变,景观变幻纷呈,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视听享受。相对于陆地旅游,海洋旅游具有其独特的韵味。
一、海洋旅游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随着这几年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以及韩国的济州岛等国际知名海洋旅游目的地的迅猛发展,海洋旅游热不断升温,大众对海洋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多元内容成为游客新宠。相比之下,国内海洋旅游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国,但目前来看却还是一个海洋开发小国。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海洋产业规模偏小,海洋开发实力和规模与国家的地位不相称。沿海城市应以当地海洋旅游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培育海洋旅游新业态,开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新路线,使海洋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辽宁海洋旅游优势及现状分析
在海洋政策的新形势下,构建沿海经济带,将为包括海洋旅游在内的辽宁蓝色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升级机遇。辽宁区位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海域资源,大陆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海域广阔,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海域。而辽宁省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毋庸置疑,这对发展海洋旅游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就辽宁来说,全省主要分为四个海洋旅游区,分别是大连代表的辽东半岛海洋旅游区、丹东代表的辽东沿海海洋旅游区、营口-盘锦代表的辽东湾海洋旅游区和锦州-葫芦岛代表的辽西沿海海洋旅游区。从辽宁海洋旅游资源特点来看,其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并存。但总体上说,辽宁省环渤海6市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大于空间上的竞争性。滨海各市可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规划与调整,重点开发具有区域优势的旅游资源,跨区域组合包装海洋旅游线路,从而塑造辽宁海洋旅游的整体形象。
辽东半岛旅游区以大连为核心,不仅海岸广阔、港湾密集,而且环境清新、具有浪漫的都市风情,大连市充分发挥了集海岛、主题公园、度假区、时尚都市于一身的优势,建设高品质、大客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成为我国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大连作为全省海洋旅游的核心,要突出其扩散效应,通过提高自身海洋旅游的发展层级,增强对辽宁海洋旅游业的引领作用。辽东沿海和辽东湾沿海区域滩涂广布,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以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深度开发滨海生态旅游是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丹东市可展现滨海山江自然风光和边境城市的独特魅力,以凤凰山、青山沟等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突出边陲、生态、民俗风情等特色,打造精品旅游。营口市可以鲅鱼圈景区和温泉旅游等海洋旅游项目为主打,进一步完善西部滨海(河)旅游带线路规划。盘锦市要发挥生态湿地优势,重点以美丽壮观的红海滩和辽阔无边的苇海观鹤为特色,稻田、井架、苇海、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融合,可谓是旅游观光、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辽西沿海地区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这里山海相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综合开发多种形式的海洋文化旅游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锦州市以笔架山旅游景区的品牌效应为依托,打造游滨海大道、观海景、过天桥、登笔峰的“辽西走廊”黄金旅游线,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让游客尽情体验海滨风情,感受大海的澎湃和神秘,尽量将锦州由过境地转变为目的地。葫芦岛市滨海风景带集中了古城、海滨、长城、岛屿等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可重点打造文化体验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通过丰富与完善海滨温泉、觉华岛、兴城古城、碣石遗址等带动性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旅游者。
但从近些年辽宁海洋旅游发展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除了大连地区的观光、度假等几个常规旅游项目开发得较好之外,省内其他城市相关海洋旅游资源并未发挥出明显优势,海洋旅游区之间联系较松散,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种类不够丰富,缺乏专项和特色旅游项目,还不能很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多数海洋旅游产品仍以海水浴、海中游泳、沙滩日光浴、海钓、尝海鲜、购特产等传统海洋活动为主,游客体验性相对较差,科技含量也不高。海洋旅游产品在开发上应以大众游客为主导,同时面向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注重旅游活动参与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提高产品的体验价值。培育和展现海洋旅游新业态的活力,设计并引进新兴海洋活动,比如沙滩排球、沙雕、潜水、帆船和帆板、滑水、滑沙、摩托艇、冲浪、空中飞伞、水上飞车、海岛高尔夫等,形成较为成熟的旅游产品系列,引领海洋旅游新风尚,让更多游客感受到大海的魅力。
此外,季节性强、海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也是阻碍海洋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环境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蓝色经济,也是生态经济,发展海洋旅游业必须要有生态经济观念,引进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高新技术,遵循“因地制宜,优先保护,合理开发”原则,致力于建设生态友好型、现代城市型海湾。
三、辽宁海洋旅游的有效策略
(一)政府进行主导,促进沿海区域的合作
从国内“长三角”和“珠三角”海洋旅游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主导、区域合作、部门参与、市场运作是一条基本经验。就发展区域旅游而言,辽宁与河北、山东等省份都处在环渤海区域,各省之间发展沿海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走联合开发管理的道路,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环渤海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辽宁省政府可与沿海各政府通过协商统筹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联合改善旅游大环境。
(二)实行差异化策略,提升滨海旅游文化底蕴
海洋文化,它具体表现在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等意识层面,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辽宁海洋旅游文化的开发中,可以突出展现与内陆文化有较大差异的海洋文化特色,同时坚持市场导向,针对主要客源的文化背景,注意实施开发的差异化策略。
(三)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海洋资源遭到破坏,加重了海洋环境污染。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规划的之前,搞好资源调查并做好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妥善保护海洋环境,以便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海洋旅游可以满足人们探险、观光、娱乐、运动、疗养等多层次的需求,大海带给人的快乐,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宁静、美妙而又庄严神圣的心灵体验。置身大海之中,感悟它纳百川的包容与静谧,瞬间就会让人觉得自己的烦恼小到微不足道。发展海洋旅游,不单单只是让游客通过参加海洋旅游活动享受到“看海、玩海、吃海”的极大乐趣,更要让他们通过旅游而充分体味到“亲海、护海、爱海”深刻情怀。让海洋旅游助推辽宁蓝色经济加速跑,让海洋旅游在辽宁这条蓝色经济带上舞出新姿态。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