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探究发展中的中国民营商业银行(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3 16: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昌洋等
分享到:

 

  (2)金融监管水平较低,容易滋生道德风险。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市场化不够,垄断性过高等,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银监会担当着分离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营,但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过于原则化,监管过于侧重业务,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却导致了金融监管水平较低,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银行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更容易滋生道德风险。

  (3)发展民营银行需要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的民营企业社会信誉和整体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一些企业为了盈利而编制虚假的财务信息,这就导致了民营企业信誉受损,公众对其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守信用和缺信的行为,现有法律对契约关系和债权人的保护不够,致使失信人和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发展民营银行旨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而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对社会信用环境的要求则更高。

  三、我国民营银行如何健康稳步发展

  金融体制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认识到发展民营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的同时,必须明确民营银行的发展需采取谨慎稳健的态度,银行领域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它需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民营银行本身的共同努力。

  1.政府要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金融国十条”已经释放出发展民营银行的有利信号,政府应该切实转变其角色,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制定政策,维护秩序,保障公平的角色,减少对民营银行的干预,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开放,在制度和法律层面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空间,并在实践中对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改进。政府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参股民营银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按照市场化机制的运行原则,促进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

  2.金融监管部门要严格把握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日常经营的监管,建立合理的破产退出机制,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我国民营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风险就是道德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市场准入中的道德风险,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股东的道德风险。金融监管部门要在市场准入门槛上设定严格的标准,保证出资人必须是民营企业或是个人投资者,严格审查其注册资本,同时必须要求民营银行构建起公司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使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足盈亏,自担风险。

  我们知道,民营银行的产权十分明确,但其经营风险依然存在,这主要体现在银行经理人和股东身上,二者具备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由于银行采取的是经营者和所有者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那么经理人员就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去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而投资失败的结果就会转嫁到存款人身上。民营企业开办银行可以为股东和关联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但股东贷款过度或出现异常就会引发危机,因此,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对经理人员和股东在准入方面进行资格审查,另一方面要强化银行内部和外部的审计监督,构建起严格的监控体系和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在市场退出机制方面,遵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防止存款结构的风险向社会外溢。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或者目前我国实行了隐形存款保险机制,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享受着政府对其存款的隐形担保。我国应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出现问题却又扭转无望的民营银行实施破产处理,在防止风险外溢的同时迫使民营银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从整体上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3.民营银行本身应该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在羡慕银行利润高增长的同时更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把握有利的细分市场,挖掘自身的经营特点,增强自身实力。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社会信用已经得到了公众认可。民营银行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避免与它们进行同质化竞争,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和错位竞争的方法。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善于向国内外成功模式学习相关经验,同时又需明确中国发展民营银行要结合本国实际,切不可照搬西方的模式。除此之外,民营银行应加强风险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遵守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诚信经营,在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同时,积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起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誉。

  四、结语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活跃成分,希望它能够在金融行业中显现出“鲶鱼效应”,激活行业活力,打破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增砖添瓦,搅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池春水。

  参考文献:

  [1]卢亚娟,曹源芳,蒋丁胤.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效应和策略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2).

  [2]李成业,刘彦生.发展民营银行的经验借鉴[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

  [3]孙璐,李丹.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1).

  [4]林玲.民营银行的发展与监管之我见[J].武汉大学学报,2003(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