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路径探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3 15: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马小龙
分享到:

 

  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方式

  (一)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运行机制创新

  其一,立法机构应当优化当前金融法律体系,以便创设适合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的软环境。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市场化趋势使其所有者权益资金及债权资金来源多元化,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员工及客户的金融素质相对低下的现状迫使农信社采取非正规化运作模式以揽储和揽取信贷客户。立法机关应当结合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来修订《商业银行法》,从法律层面确立诸多农村自生型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法身份,并将其纳入当前金融监管体系中(朱辉,2010)。

  其二,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变革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严格准入制度,转而以相对宽松的备案制来激励农村金融组织的设立;金融监管当局还应变革当前农村地区银监制度相对松懈的现状,转而强化对农村金融组织日常运营层面的监管力度。通过丰富农村地区金融组织形式,增大农村金融组织供给量的方式,可以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促使各农村金融组织在严峻的竞争压力下,积极开拓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并严控金融业务风险,进而提升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并不等同于脱离外部金融监管。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转变传统的准入资格审批式行政监管模式,转而建立起以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领域及资格负面名单的方式来放松对金融创新活动的遏制。

  其三,地方政府建立与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业务相配套的信贷担保政策体系。虽然扶持三农事业发展是农村信用社所肩负的核心组织使命,但当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摆脱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使命的动向,转而将其业务发展重心放置在各级城镇金融市场上。究其根源,盖因三农相关金融业务的利润水平相对较低且业务风险相对较高,与农信社追求利润最优化目标相背离。公司化运作模式要求农信社应当以营利为企业运营目标,而地方政府则出于扶贫或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诉求,对农信社提出了政策性信贷的要求。政策性信贷既可能降低农信社的盈利水平,又可能增加农信社的信贷风险。地方政府应以政府信用和配套财政资金的方式主导支农型信贷担保机构的设立,为农信社的政策性支农信贷业务提供信贷担保,以提升农村信用社风控水平,强化农村地区信用创造能力。

  (二)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其一,农村信用社应在深入分析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内容基础上,实现对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内容的创新。农村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农民群体在选择金融业务内容时,通常采取选择传统金融业务的保守策略。农村信用社应当根据农民群体的这一心理特征,积极开拓传统存款金融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应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迅猛发展态势,积极开发农民养老储蓄、医疗储蓄及子女教育专项储蓄产品,促使农村居民将存款期限长期化,进而提升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安全水平。

  其二,农村信用社应当积极创新贷款产品,充分满足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在从国内市场冲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的海量资金需求。正规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偏好于向大型国企和跨国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从而使得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我国中小生产型企业普遍受到贷款难问题的困扰。作为农民自组织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应当提升信贷产品研发水平,积极为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针对握有大量订单的乡镇企业,农村信用社可以提供订单质押贷款。针对存货周转期相对较长,且存货贬值概率相对较低的乡镇企业,农村信用社可向其推介仓单质押业务。针对农户种植类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则可开发以农房和土地为主的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张梅等,2012)。

  其三,农村信用社应当紧跟世界金融产业创新的最新动态,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业务。以碳汇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衍生品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相关碳汇金融制度安排、碳汇产品交易相关金融服务、低碳项目投资及融资等业务内容。自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京沪广等十二家环境交易所,但受以农民为交易主体参与度较低问题的制约,其碳排放权交易量过少,碳汇市场运作效率低下。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开拓可与碳金融市场对接的金融产品,例如可为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林业碳汇项目投融资提供金融支持,将面向农户出售基于有机碳交易品或循环碳汇交易品的理财产品等。

  (三)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结构创新

  其一,农村信用社应当以服务三农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导向,通过清晰界定农信社产权的方式来为农信社决策者打造一个产权约束机制,进而提升农信社的决策效能。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机制建设正处于理论探索和金融实践深化阶段,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性构件,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在农村信用社中切实推进。通过完善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农信社可以建立相对清晰的农信社董事会、社长与社员之间的权责关系,从而为农信社进一步强化其独立法人主体地位和独立行使经营决策权奠定制度基础。

  其二,农村信用社应当建立并健全社内的权力制衡机制,以有效杜绝非理性决策行为对农信社整体利益所造成的伤害。当前农信社的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权责被部分架空,使得农信社的基层普通会员难以通过既有的三会机制来有效保障其自身合法产权权益。农信社应当以有效恢复三会实权和完善信用社章程建设为切入口,建立其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权力分工系统,并强壮农信社监事会的监察权和对违反农信社章程的直接责任人的惩治权。农信社的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有效发挥将可有效治理当前农信社的社长权力独大的问题,通过对社长重大决策按类别分别提交理事会和社员大会审议的方式来有效遏制农信社的重大决策风险。

  其三,农村信用社应当优化对社内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在激活农信社三会功能以有效杜绝农信社重大决策风险的同时,农信社应当通过健全核心员工和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方式来将农信社的运营绩效与员工个人薪酬挂钩,进而有效提升农信社的日常运营效率。农信社的薪酬激励制度制定者需审慎考虑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并以充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来制定该制度,以确保制度的实施可行性和制度对激励对象的吸引力。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的个人风险是诱发农信社日常业务运营风险的关键。通过实施针对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农信社可以将员工个人切身利益与社集体利益相关联,从而有效控制运营过程中的员工个人风险。

  (四)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创新

  其一,农村信用社应建立金融创新产品风控管理委员会,针对金融产品研发部门和业务部门提出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方案实施严格的集体审批制度。鉴于金融创新知识专业化特征,农村信用社应当严格实施金融创新项目个人负责制,将金融创新责任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更为了解该产品的风险特征的产品设计者个人。农信社的金融创新产品风控机构应当积极探索农村金融规范化市场秩序建设路径;深入剖析制约农村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日益翻新的金融犯罪活动的行为特征及其防范策略;并深入摸清金融消费的消费行为习惯及其最关切的利益焦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其二,农村信用社应强化对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动态控制系统,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农村金融新产品与新服务,农村信用社应当对其实施严格的金融产品压力测试,确保该产品在较为严峻的宏观金融生态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资产安全性。考虑到农村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农村信用社在将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向市场时,应当制定缜密的风险防控预案。此举可确保在风险预警事项发生时,农村信用社有充裕的风险应对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的扩散,有效预防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其三,农信社应积极深化与保险机构和信贷担保机构的合作水平,通过合作开发金融与保险衍生品的方式,来分散农信社的金融创新风险,确保农信社这一农村地区金融巨头的金融系统安全。各级农村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审慎考虑对农户的不动产抵押信贷业务风险,积极探索以完善农户不动产抵押相关金融业务监管制度体系为突破口来有效控制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在资产金融化过程中可能爆发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活力。

  其四,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强化机构间的风控信息交流与合作。通过完善以 “一行三会”联席会议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风险联合监控系统,可有效控制农村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农村信用社的主营业务对象为弱质性产业的农业,地方政府及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具有指向性的扶持性的农村金融制度来帮助农信社克服涉农信贷业务的收益风险。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建立面向农信社及其客户群的农业金融保险机构,为参与涉农信贷业务的农信社及其客户提供信贷保险服务,以有效分散涉农农业金融服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罗剑朝.积极稳妥推进农地金融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方案设计与配套条件[J].开发研究,2010

  2.冯果,李安安.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公司法制结构性变革的一个前瞻性分析[J].法学评论,2010(6)

  3.朱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中国财政,2010(20)

  4.张梅,谢志忠.新时期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本收益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