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在传统C-D生产函数中引入制度变量,实证检验了我国1952年至2011年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的关系。首先,为全面衡量我国制度变迁,分别就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变化选取相应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综合制度变迁指标。其次,在引入带有制度变迁变量的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计量模型。最后,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制度变迁和人均资本存量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短期内当期的产出变动还受上期产出变动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协整检验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一、引言
在我国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平均每年GDP增长率达到了9.8%,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但大多利用传统经济理论,将制度作为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看待。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利用制度变迁解释国家内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研究日益增多,如诺斯认为创新、教育、资本积累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制度才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Stiglitz(2004)认为经济增长动力问题研究应建立在一国特定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我国建国以来,制度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因此,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便不能脱离我国的制度变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分析制度变迁背景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为了考察制度变迁的长短期效应,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分析。
二、文献回顾
自诺斯开创性研究以来,新制度经济学派尤其关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诺斯一反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实施有效制度、实现执政者约束和产权保护,刺激民间投资和技术进步,经济才可能实现持续增长。政治制度和产权制度先于经济发展并决定经济增长,资本和劳动只是经济实现增长的手段,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然而Acemoglu(2008)指出,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确定;Barro(1990)和Glaeser et al.(2004)更强调,政治制度是技术进步、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此外,我国学者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刘红等(2001)和吴洁等(2003)分别在索洛和Rasmey模型框架中引入制度因素,以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潘慧峰、杨立岩(2006)将制度变迁加入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李富强等(2008)将制度引入理论增长模型诠释要素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表明制度越完善,经济增长就越表现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制度不仅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和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学者的大量关注,但是对制度因素进行量化却一直是难点(车士义和郭林,2011)。我国学者分别从制度变迁的不同方面,并利用不同统计方法对制度变迁进行衡量(刘文革等,2008),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针对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诸多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对制度指标的选择较少考虑非正式制度变迁。因此本文试图在综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考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
三、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传统C-D生产函数假定Y=ALαKβ,其中Y为实际产出、A表示技术进步、L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投入产出弹性和资本投入产出弹性,同时假定技术是中性的,此时α+β=1。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综合制度变量I,即Y■=A■L■■K■■I■■。方程两边同时除以L并取对数,得出计量模型(1):Inyt=lnAt+βlnkt+rlnIt+μ。其中,yt表示第t期的人均产出,kt表示第t期的人均资本,It表示第t期的综合制度指标,而lnAt作为常数项处理。
本文选取1952~2011年相关数据,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人均产出y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并且以1978年作为基期。人均资本存量k采用王小鲁等(2007)的数据,并将2007年后缺失的进行指数平滑至2011年。
North(1990)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法律法规、契约合同等正规约束,还有文化习俗传统规范等非正规约束。本文对综合制度变量做了相应划分,分为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的衡量参照林毅(2012)的划分标准,包括产权多元化IP、对外开放程度I0及分配格局变化Id,而对于非正式制度则参照雷韵等(2012),将人力资本作为衡量非正式制度的主要指标。因此,综合制度变量用函数表述为I=F(IP,I0,Id,Ii)。随后,采用能够很好避免指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的主成分分析对各项制度变迁指标进行综合。结果显示综合制度变量为I=0.250IP+0.262I0+0.225Id+0.263Ii。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