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消费刍议(2)
(二)从社会上层来说
明显消费方式长久以来已经成为他们一种礼仪上的习惯。“任何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所以要在消费上超过物质享受所需要的程度,其近因“与其说是有意在外表的消费上争雄斗富,不如说是出于一种愿望——想在所消费的财物的数量和等级方面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
1.由“显”入“隐”难
在明显消费方面后退是困难的,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惯习由来以久。这些开支习惯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以竞争为依据的。一般来说,习惯形成愈久,愈不容易打破。 降低个人明显消费水准后,在物质享受上的损失还在其次,精神上的损失才是主要的,因为个人不愿将自己在竞争中的失败展现在他人面前,这种心态在处于中上阶层的成员中普遍流行。渐渐地,他们会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维持现有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水平是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2.维持社会身份区隔的手段
上层社会群体通过消费的方式、个人的生活情调以及对高雅品位的追求来维系与其他群体的区隔。根据韦伯的观点:经济学论文各个社会集团都试图将获得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社会屏蔽就是为此设定的这样一套资格的程序,符合资格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就必须选择某种社会的或自然的属性,作为排除他人的正当理由。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消费模式就天然地成为了这道屏障。上层社会的公开消费和生活水准,是较高阶层保持自身阶级完整性的一个主要方法。
四、仰视消费的文化反思
从根本上来说,某一阶层的消费水准是由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权力资源的占有量决定的,妄图通过模仿性消费从而达成社会身份的华丽转身,简直比“登天还难”。
无可否认消费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过度的消费却给人类带来各项资源的浪费以及精神上的困扰。有不少学者用“道德沦丧”和“情感匮乏”来批判如此肆意消费的文化,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精神俨然同其它商品一样,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消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既是用于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的体现和表达。因为人们越来越相信,若想进入某个社会阶层,就意味着必须要消费某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他们还相信如果无法进入上层群体之中,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注定会很低。中下层群体想通过仰视消费来达到某种他们渴望以久的社会上层所特有的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为了达到社会地位的标准,他们宁愿使个人和家庭面临非常大的消费压力,长此以往,他们消费的渴望和其收入所允许的消费能力之间的差距——“期望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通过消费达成或者说拉近与参照阶层的距离的想望也变得越来越渺茫,人们逐渐陷入一种“囚徒式的困境”。其个人与上层群体并未发生理想中的互动,“仰视”的“福利”并未得到布施。仰视消费带来的心灵安抚效应很快消逝,自欺欺人的身份幻象破灭。
五、结语
对仰视消费的批判性思考并不是在否定消费,因为人人都必须消费,极端的禁欲与过度的消费同样应该受到批判。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之下,应倡导新消费阶层——社会责任阶层的建立,它在消费理念上应是“活在当下”的,在消费行为上应是可持续发展和后世性的,消费素养的提高与良性消费的引导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出馆,2007.
[2](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