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流通产业特性、地位及发展态势
问题的提出
流通产业是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一定的先导功能。近年来,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流通产业的影响及地位日益提升。但由于我国流通产业存在重生产重投入而轻市场轻消费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流通产业存在一定的边缘化发展趋势。外资的大量引入,也对我国流通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当前,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产业政策、城市规划限制的影响,还受到企业组织化、机制创新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关于流通产业的定位,国内外学者主要观点有“流通基础产业论”、“流通战略产业论”以及“流通先导产业论”等观点。目前,流通先导产业论成为主流的观点,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应不断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预期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推进流通产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先导产业”发展。袁建文(2009)采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广东流通产业的发展情况,认为工业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流通产业的增长带动了广东省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夏明(2010)也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流通产业进行分析,他认为流通产业属于高附加值的基础部门,由于流通部门的整体影响因素较小,导致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的作用较小。鉴于学术界对流通业特性和地位的争议,本文欲采用最新的数据,系统地分析我国流通业的产业特性和地位,以及它们的变化态势。
投入产出法理论模型
(一)后向关联效应
一个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可由消耗系数来衡量,消耗系数分为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两种。其中,直接消耗系数定义为某个产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另一部门某种产品的投入量与该生产部门产品总投入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aij=Xij/ Xj(i,j = 1,2,…,n) (1)
其中,aij即为直接消耗系数,Xij表示第j部门在生产中对第i部门相关产品的直接消耗量;Xj表示第j部门的产品总投入量。
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了两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的直接关系,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他部门也参与相关活动,因此直接消耗系数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的投入产出过程。而完全消耗系数涉及部门整体的投入产出量的交换,即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部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总和。设直接消耗系数构成的矩阵为A,则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可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得到,公式如下:
B=(I-A)-1 -I (2)
其中,I为单位矩阵。
(二)前向关联效应
一个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可由分配系数来衡量,分配系数分为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两种。其中,直接分配系数定义为某个产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另一部门某种产品的投入量与这种投入产品的社会总需求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hij= Xij/(Xi+Mi)(i,j = 1,2,…,n) (3)
其中,hij即为直接分配系数,Xij表示第j部门在生产中对第i部门相关产品的直接消耗量;Xi表示第i部门的产品总产出量,Mi表示第i部门的进口。
与直接消耗系数类似,直接分配系数也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总体分配情况,因此用完全分配系数更为恰当。设直接分配系数构成的矩阵为H,则完全分配系数矩阵G可根据直接分配系数矩阵计算得到,公式如下:
G=(I-H)-1-I (4)
其中,I为单位矩阵。
(三)产业波及效应
流通业的波及效应即为流通业增长对社会的波及效果,该波及效应一般可分为流通业受到关联产业的波及作用和流通业对关联产业的波及作用两种,分别可用影响力系数(Si)与感应度系数(Tj)表示,公式如下:
(5)
(6)
其中,bij为矩阵(I-A)-1的元素,gij为矩阵(I-H)-1的元素。若流通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产业对关联产业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反之,若流通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小于1,则表明该产业对关联产业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的大小决定了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程度。
另一方面,若流通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产业受其关联产业的波及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反之,若流通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则表明该产业受其关联产业的波及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的大小决定了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大小。
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选用2005、2007和2010年我国流通业的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我国投入产出的行业门类标准,本文流通业涉及的部门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实际上,流通业还包括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相关行业),但是我国投入产出表将物流业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合并在一起,故本文在分析流通业产业特性和地位时未将其考虑,但在后面的分析中有适当提及。其中,各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源于2005年、2007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