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应对新兴经济体危机的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新兴经济体的概念并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的特点与危机产生的路径。之后在分析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应当如何应对新兴经济体危机提出了建议。建议共分为三部分: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发展实体经济。笔者强调金融改革的循序渐进,并认为发展实体经济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且发展实体经济是应对新兴经济体危机最稳健的方法。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 金融危机 存款保险
一、新兴经济体危机的产生原因
关于新兴经济体的定义不一而足,根据经济增长的速度、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制度因素与政治因素均可以对其作界定。本文认为所谓新兴经济体,是指那些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在2009年博鳌年度报告中,明确地将G20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定义为新兴经济体。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在发展的过程中凭借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资源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在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其生产效率,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快速增长速度。然而,新兴经济体对信用手段的使用缺乏经验,往往操之过急。首先,新兴经济体通常对银行部门缺乏监管,同时银行缺乏甄别与监督借款人道德风险的专门技术。其次,新兴经济体的政府往往滥用财政手段。最后,新兴经济体对外依存度(进出口贸易额与GDP的比例)过高,均值高达83%,相对于发达国家的37%高出了整整46个百分点。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收益与风险无法达到最优的匹配,由此社会风险的集聚速度便会相对高过社会资产积累的速度,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饱和。届时,凡是一个微小的波动均可能引发危机。如1994年至1995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至1998年东南亚经融危机与2001至2002年阿根廷的金融危机。
二、应对新兴经济体危机的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某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例如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便是由泰国开始,之后逐渐扩散到邻近国家的。为了使中国免受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笔者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金融体系的管理者与监督者们致力于寻求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建立与健全有效的金融风险防火墙的过程中,存款保险制度无疑是核心环节,比较典型的是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美国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主要由政府出面组织,带有强制性;资金来源比较广泛,除却投保银行的保费之外,还可以通过投资证券、发行债券或向联邦政府借款等方式达到筹资的目的。德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而三大银行集团为银行体系核心,这些银行均为全能型银行,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为了避免德国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三大银行集团分别设立了自己的存款保险系统。
美国与德国的模式各具特色,均与其经济环境的自身特点与历史进程相适应。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方面,应该考虑到我国银行业自身特点。首先,我国银行一直并还将长期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其次,各地银行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关系密切,是其资金来源的主体。再次,银行体系一直蒙受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最后,我国正处于利率自由化的重要阶段,随着利率自由化进程的深入,银行间的竞争必然加剧,由此带来的存贷利差降低终将导致银行传统业务的衰落。
由上述现状看来,中国如想成功抵御新兴经济体危机所带来的打击,必先巩固我国的银行体系,而巩固银行体系的第一步便是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为此,笔者有以下建议:首先,在存款保险适用性范围上,可以采取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方法。其次,我国可以由单一费率逐渐过渡至差额费率模式。最后,我国应当立健全与存款保险制度相匹配的法律与制度。
(二)深化金融改革
如果说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是势在必行的一步的话,那么这一步的选择完全是为了为金融改革保驾护航。对于金融改革深化的方向,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首先,继续深化利率改革,今年七月,我国已经允许各大银行对银行间买卖的大额存单自由定价。其次,以上海自贸区为契机,不断加深汇率自由化的改革进程。再次,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是以发展其他融资投资方式相适应的。其一,以利率自由化增加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力度。其二,相关政策向风投、基金与信托方面倾斜。最后,加强国际协作,这是由金融安全问题具有国际性决定的。
(三)发展实体经济
从根本上来说,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所解决是在一定时间与一定区域范围内资源分配的问题。具体到金融行业来讲,金融行业存在的价值与金融政策的改革的目的均在于引导资金能有效地流向实体经济。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医疗、养老保障与教育改革,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尽快完成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的转型,随着出口额不断扩大,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汇率风险也不断增加。一旦新兴经济体危机爆发,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进出口行业。因此,我国应当刺激内需,由出口转内销以便消化相对旺盛的生产力,让人民享受到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巍.美德存款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王勋,方晋.新兴经济体崛起[J].山西财经学报,2011,(6).
[3]谢国忠.中国金融体系根本缺陷在哪[C].凤凰网,2013.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