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研究综述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1 14:1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梁静
分享到:

 

  【摘要】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低水平、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决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提供有限的责任,只能满足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最基本要求。补充医疗保险体现作为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形式,体现了我国医疗保险多层次性发展的特点。近年来,学术界对补充医疗保险的研究大量增加,本文针对学界对补充医疗保险研究的有关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补充医疗保险 研究 综述

  1993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在搞好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2005年,对企事业单位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包括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范围、形式以及资金筹集和支付范围。笔者将研究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体来说,国内学者研究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内涵及发展现状研究,针对我国目前补充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还有研究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视角的;还有学者对部分省市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下面,我们对学术界关于补充医疗保险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

  一、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涵义

  贾洪波,刘玮玮,丁淑娟(2012)认为补充医疗保险是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由特定的组织作为提供,保障的对象为某些特殊的帮助者,是主体医疗保险的补充,在性质上属于医疗保险而非疾病保险或收入保障保险。杨慎敏(1999)认为补充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相对概念,补充医疗保险所支付的范围应该是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最高限额以上的支付费用。

  卢祖洵(2003)指出广义的补充医疗保险是指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所有医疗保险形式。而狭义的补充医疗保险则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陈文、应晓华、卢宪中等(2004)认为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就是指城镇职工的补充医疗保险,这种保险形式既可以是非营利性的也可以是营利性商业医疗保险。刘丹、张英涛(2010)认为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它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贾洪波,阳义南(2013)从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成效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做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一些具体政策建议。岳茂良(2012)从社会政策视角入手,分析我国现行补充医疗保险机制,认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起步较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不仅能够完善社会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而且可以满足公民的医疗福利需求。

  黎少容(2012)认为目前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是国家公务员实行的医疗补助,第二是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开展的补充医疗保险,第三是商业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是资源参加,兼具福利性与非福利性的保险特点。笔者认为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流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它不同于基本医疗保险,各地区、单位都应该根据本地区特点,建立符合本地区的、有针对性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医疗保险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完善多层次和多梯度的医疗保险制度。

  三、我国部分省市补充医疗问题探讨

  王波、李凤如等(2013)将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现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数据结论,认为北京市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经办机构在此方面还应做出适当调整,基本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界限应更加明确。

  郑先平,刘雅(2011)对南昌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进行研究,认为南昌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的存在着对象过于狭窄,保障范围不够全面,筹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宣传不够等问题。

  三、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对策研究

  姚慧龙(2013)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应在农村建立起第二层次的补充大病医疗保险制度。郑先平,刘雅(2011)认为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运作,这样有利于基金的高校运营,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

  安佳(2013)认为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地区差异较大,且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不是很好,应该在全国各地区加大补充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整合补充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并不断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专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贾洪波,刘玮玮,丁淑娟.再论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含义和分类[J].中国卫生经济,2012,(11).

  [2]杨慎敏.补充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探讨[J].卫生软科学,1999,(6).

  [3]卢祖洵.社会医疗保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陈文,应晓华,卢宪中等.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内涵及其运作方式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1).

  [5]刘丹,张英涛.对推进补充医疗保险的几点想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0,(9).

  [6]贾洪波,阳以南.中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成效、问题与出路[J].中国软科学,2013,(1).

  [7]岳茂良.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现行补充医疗保险机制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5).

  [8]黎少容.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3).

  [9]王波,李凤如等.北京市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现状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4).

  [10]郑先平,刘雅.南昌市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

  [11]姚慧龙.农村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3,(9).

  [12]安佳.浅析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现存问题[J].商,2013,(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