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影响分析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行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它发展十分迅速,当前正在以多种形式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互联网[]金融未来将引领传统金融行业向更加高效化、人性化和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也将不得不逐渐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提高科技水平去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契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脱媒 阿里金融 网络信息 个人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当下互联网金融概念愈炒愈热,何谓互联网金融?谢平、邹传伟(2012)曾将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义为“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去中介化;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的新型模式”。而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移动通信设备、网络信息技术与各种金融业务相结合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种在网络虚拟空间完成各种金融活动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
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的兴起,社交网络的成熟等各种互联网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同时终端交互体验不断进步,导致互联网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并更加深刻地影响着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战互联网平台,截止2012年末,我国网民总数突破5.6亿,网站数量超过530万个,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支付脱媒、渠道脱媒、以及降低信息不对称等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金融机构,具体来看:
(一)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
近几年互联网商们看到互联网在金融行业的巨大商机,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并依托技术平台衍生出的网络金融生态链,运用灵活的商业模式,开发出各种新型的快捷支付功能,大大加速金融脱媒,直接对银行在传统经济活动核心地位发起挑战。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与转账汇款、水电费与保险代缴等支付结算服务,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2年第三方支付规模和增速远远超过传统网银支付。网络支付的发展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功能被边缘化,并使其部分中间业务也受到替代。
(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渠道有一定挤占效应
目前国内保险和基金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很大一部分依靠银行广泛的网点和大量的客户资源。这种传统销售渠道使得银行占有保险和基金公司的部分利润。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保险和基金公司等可以选择通过互联网渠道来销售金融产品,从而对银行的传统销售渠道形成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以及微贷技术等科技手段,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从而改善金融服务流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例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支付组织在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这些客户的交易记录、买家评价等信息构成了重要的信用记录,在信贷审核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作为参考和分析指标,从而全面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消除投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障碍,甄选合适的主体发放贷款。
三、传统金融机构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观念,拓宽服务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传统的盈利方式受到很大排挤,以电子商务搭建的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新型金融模式发展迅猛,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在综合经营的框架下,拓展以电商方式销售适合大众在线购买的各类金融产品。同时,除了打造更便捷的线上支付与结算系统以外,传统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线上融资全流程服务系统,与互联网企业的交易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借助其积累的海量信用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提供在线融资服务,有效发掘新客户群,提升经营收益。
(二)重视客户体验,简化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更加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可能。未来金融产品必将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将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传统金融机构可以逐步从客户角度出发来开发金融产品,大力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减少各类审批环节,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此外,传统金融机构还可以辅助以新型的网络营销模式,在社交网络,门户网站,博客论坛等开展营销,使客户体验趋近生活,更加人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户,增加客户粘性。
(三)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既精通金融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当匮乏。以后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大力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工具运用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身的互联网金融精英,为以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快速发展储备大量人才。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现状的分析,深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对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渠道优势和信息技术水平等带来的冲击,并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预测了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将会引起传统金融领域的全新变革,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必将会与传统金融行业平分秋色。因此,传统的金融机构要想从容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就必须正视目前的劣势,并通过一系列创新变革来建立更加完善的体系,逐步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12).
[2]李麟,冯军政,徐宝林.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N].上海证券报, 2013.
[3]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1).
[4]张子春,张平.互联网金融前景[J].中国投资,2013,(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