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辽宁旅游经济SWOT理论分析与对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2 16:1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洛源
分享到:

 



  3. 旅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差异

  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的资源丰富和独特程度,直接决定着该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这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性要求。可以说,在同样的保障前提下,谁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旅游资源,谁将拥有更大的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

  旅游资源在辽宁省的地区分布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资源的调查显示在辽宁省境内的国家级旅游资源有近50多个,这在全国的优质旅游资源的储备情况来看辽宁省都有很大的优势。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文化古迹、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项目的分布情况比较集中。例如,国家级的旅游资源的主要分布在大连,其拥有者全省近半数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其次是辽宁的省会城市,它所拥有的国家级旅游资源有15个,其它的国家级的旅游资源都零星分布在丹东、铁岭、本溪等城市,这种旅游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不利于地区旅游资源的统筹和规划,容易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或者畸形发展,难以发挥合力,形成规模优势。

  三发展辽宁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辽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各地区产业机构的差异以及自身资源及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需要进一步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在依托“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品牌创新力度,形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张艺谋为代表的“印象系列”无论是西湖还是丽江都可以说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其次,在旅游资源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如何锐意创新,大力改革,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树立起把辽宁省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到各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制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在项目审批、信贷税收、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旅游经济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辽宁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共和国的初期树立了自己的丰碑,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产业的调整与改革,在这一发展大潮中,辽宁省应大力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

  再次,规范旅游产业,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讲就属于服务业。所以,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互联网资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透明化、公开化的政府公务平台,因从宏观的角度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任何危害甚至威胁游客利益的事情要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公布,从源头抓起,防微杜渐把游客的生命安全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打击和取缔一些旅游接待资质不达标的接待单位,并大力开展接待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提升,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接待单位,形成金字招牌。

  最后,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各相关部门,应大力强化市场意识,加强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完善旅游业管理制度,加强复合型、专业化旅游管理与科研人才的培养,扩大旅游业的发展领域,开创多层面的国际市场新格局等,以此推动辽宁省旅游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特别是借助大型会议或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推广与推介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方式,以锦州世博园为例,锦州地处辽西,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在成功举办世界园林博览会同时,极大了提高了其国际知名度并带动了其周边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世界给锦州一个机会,锦州给世界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 高永臻, 徐德兵. 现阶段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J]. 商业时代, 2007, ( 10): 85- 87

  2、 刘赵平, 国际分时度假业的新变革[N]. 中国旅游报,2000,11.

  3、 叶护平,韦燕生.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J].华中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4、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