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不等于企业文化(2)
企业文化的真正兴起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日本,并在美国人深入、系统的挖掘、总结、阐释和推广之下,风摩全球。提出这一理论的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因素上升,人在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上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和跨国并购的产生,文化冲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在这个国际背景下,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研究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
日本在二战后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战败国一举发展成为居世界第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逼美国的“巨无霸”地位,而二战后一直居于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美国则停滞不前,经济衰退,失业加剧。残酷的现实迫使美国开始反思,在对美日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之后,他们发现美国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硬性管理因素,如战略、技术、结构、制度、规章、财务分析等;而在日本的企业管理中,诸如企业目标、价值观念、作风、宗旨、信念、劳资关系、人员的亲密性、暗示和含糊等这些以人为本的软性因素更为突出,而这些因素正是美国企业缺少的。通过对比使他们认识到,真正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不是日本企业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器设施等物质因素,而是由它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融合而成的日本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化维系企业,员工便会忠诚,默契也就增加,企业竞争力自然会提升,于是造就了人们“企业文化”的管理思维。它有效解决了管理领域一直存在的“理性”与“人性”的矛盾,解决了西方企业一直在探求的如何团结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问题。这是对西方一直以来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管理准则的挑战,给正在致力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研究,以探求人们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追求的西方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以莫大的启示。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助推了美国强化和巩固了经济强国的霸主地位,于是,企业文化风靡全球。
有教授说,日本的企业文化学习发展了CI。对于日本企业文化与CI的关系,我没有作过研究考证,我相信,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善于模仿和汲取他人优点的民族来说,学习并发展了CI是可能的,但我同时坚信,即使如此,对于日本的企业文化来说,那只能是“流”,而不是“源”,只能是“用”,而不是“体”。日本学习发展了CI,不等于日本的企业文化就是从CI来的,作为企业文化理论形成标志的“四重奏”,有哪一本提到过CI?有哪一本说日本的企业文化来自CI?有哪一本说企业文化就是CI?
中国企业文化的CI论,是由两个错误的理论宣传和一种错误的运作方式造成的。一个错误宣传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理念,第二个错误宣传是“四层次”说,其中有关于行为文化的划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理念的错误宣传和认知,使人们把CI的理念识别与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等同起来,行为文化的划分又使人们把行为识别与行为文化混为一谈,而绝大多数咨询机构“起飞落地”式的运作方式又直接把CI当作企业文化搬到企业,于是造成CI就是企业文化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是中国企业文化的灾难,它造成了人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形象化、项目工程化的错误认知,把人们引向一个形式主义的、一次性项目式和两张皮式的运作方向,这是中国企业文化进程中不应有的一个弯路。
我们说企业文化需要CI,但CI不等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比CI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的,CI有理念、行为识别,企业文化也有理念,而且理念要化为行为,这是它们重合的地方,但重合不是等于,即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都要研究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与作用一样,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政治学或经济学或社会学等于文化学,又如,众所周知,企业管理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需要企业文化,但我们终不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就是企业文化,对不?;同理,我们也不能因为CI含有企业文化的理念和行为文化一说,就认为CI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式,CI则是这种意识形式中的一种实用技术,犹如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创作手法一样。说CI就是企业文化,就把我们的目光限定在VI、MI、BI这三个方面,其实,文化哪里仅是区区的三个I所能涵盖的啊!说CI就是企业文化,就会把企业文化当作一次性可以完成的作品,就以为可以凑几个人躲在屋子里创作出一个文化来。CI只给人以文化的表象甚至假象,而真正的文化却是深入人心的意识形式(包括思维方式在内企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企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和生活方式。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CI是企业形象策划的工具,是传达企业文化的手段,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成员共同享有的意识形式和生活方式,它们的区别是:CI是为了识别,企业文化是为了化人;CI是为了形象,企业文化是为了人心;CI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项目,而企业文化却是企业永无终日的永恒工程。CI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流和源的关系,是末和本的关系,是枝和干的关系,是用和体的关系。CI有传达企业文化之用,但不是企业文化之体;是企业文化之流,而不是企业文化之源;是企业文化之枝,而不是企业文化之干。说CI就是企业文化,或以CI代替企业文化,都是把表象当作本质,把手段当作目的,本末倒置、以用乱体,结果论文格式谬种流传,遗害无穷。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